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耐久性问题普遍受到重视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普通强度混凝土的耐久性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许多工程实例表明,28天抗压强度满足要求的混凝土,因为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或浇注、养护不当,而使得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过早的劣化。高性能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强度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以耐久性设计作为主要指针的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同时,高性能混凝土可以利用大量的矿物掺和料取代水泥,减少单方混凝土水泥用量。因此,对于环境保护和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本文阐述了在试验的基础上用较低的水泥用量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方法,并对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用磨细的矿物掺和料部分取代水泥配合高效减水剂,完全可以配置出28天强度满足要求而其它方面的性能优良的高性能混凝土。试验中发现,随着掺和料掺量的增加,水泥自身抗压比强度和掺和料火山灰效应对混凝土强度的贡献率都明显增加。高性能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发展明显高于普通强度混凝土。耐久性方面,普通强度混凝土的抗硫酸盐性能要比高性能混凝土差。掺入掺和料可以改善水泥浆体的结构,明显提高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能力。通过调查发现,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酸雨对混凝土的侵蚀也是影响建筑物耐久性的主要因素之一。酸雨有可能造成硫酸盐侵蚀和酸侵蚀双重的危害。掺入磨细矿渣和石灰石粉对于混凝土抗酸侵蚀性能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并通过X射线衍射结果证实了试验结果。按照普通强度混凝土耐久性试验方法测得的不掺任何掺和料的混凝土抗加速抗碳化能力最好。但是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评价方法与普通强度混凝土不同,该试验结果对于高性能混凝土抗碳化能力的评价值得探讨。掺和料的加入还可以减小混凝土早期的自收缩,减少高性能混凝土早期开裂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