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产品再利用法律问题探讨——以美国SCC V.Lexmark案为例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yin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从SCC公司与Lexmark公司关于专利产品再利用是否涉及专利侵权的案例入手,引出专利权这一法定的垄断权与专利产品再利用之间的冲突这一问题,探讨专利垄断权如何与公共利益之间取得平衡。在整个人类面临着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等紧迫问题的大背景下,本文指出再利用产品的专利纠纷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专利本身问题,而亦成为社会问题,即除了专利垄断权与消费者合法权益平衡外,还应当特别关注专利垄断权如何与公共利益取得平衡。  第一部分通过Lexmark公司与SCC公司专利纠纷的背景、案情过程分析,提出案件焦点在于专利权和权利用尽的关系及销售的限制性条款对该关系的影响。  第二、三部分主要介绍专利产品再利用相关的法理及案例,包括专利权用尽原则和修理的合法性,在专利产品被首次合法出售后,专利权人则用尽产品和方法上的专利权,产品的合法拥有人也被让渡了产品的所有权,产品的所有权包括修理产品的权利。但是对于具体产品的再利用是否属于正当的修理还是属于不正当的再造,则需要分析产品本身的技术特点及再利用的具体因素。另外,还分析了销售的限制性条款对于专利权用尽原则的影响。  第四部分结合美国案例和法理,分析美国有关案例对我国制定相关法律规定的启示,指出美国相关案例对中国专利法体系的完善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在保护专利权人的专利垄断权,判断产品再利用与专利权的关系时,需要综合考虑消费者和公众的利益。中国最高法院“关于审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会议讨论稿2003.10.27-29)中的第二十七条[制造专利产品]解释,说明中国在对待产品再利用与专利权的关系上存在认识上的不确定性。考虑到中国特殊国情,对于相关立法和司法解释需要全面考虑,平衡专利权人的利益与消费者及公众的利益。
其他文献
被害人责任的提出始于20世纪40年代,早期的学者们在研究被害人与犯罪人的关系时发现,被害人并不是犯罪中可有可无的角色,有时甚至起着“影响和塑造犯罪人”的重要作用。于是
在综合考虑液压刚度和构件弹性变形情况下,对操作机末端静刚度进行了分析。该分析方法主要通过把操作机主运动机构在受到载荷情况下产生的弹性变形分解为驱动液压缸的位移和
下文主要介绍了影响SMA路面平整度的一些因素,同时提出SMA路面平整度的控制措施,从而可以有效地指导改性沥青SMA路面的施工.
股东派生诉讼,严格来讲,是指当公司受到公司大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等人的侵害而公司怠于或拒绝通过诉讼手段追究有关侵权人员的民事责任时,具有法定资格的股
公司是由股东出资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它具有法定性、营利性和法人性三个特征,公司存在的很长时间里,社团性是它不可逾越的要素,即公司的出资者必须是两人或两人以
采用 DSM 湍流模型时含油污水分离动态旋流器的湍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油污水分离动态旋流器内的流场是三维非对称分布的,分析了湍流流场速度的分布规律,轴向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如何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其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权是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关键。就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