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火花强化技术是利用电火花放电产生的高能量脉冲,使得电极与基体重新合金化并形成强化层,进而有效改善基体性能的方法,已在镍基合金和钢表面改性中取得了广泛应用,但对钨合金的冲击强化性能研究未见报道。本文在制备细晶W-Ni-Fe合金材料作为电极与基体材料的基础上,使用DJ-2000型可调功率电火花表面强化设备对基体进行强化,通过控制强化功率、氩气流量、比强化时间等工艺参数和在合金中添加不同成分,对制备的强化层形貌和性能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工艺参数对强化层性能影响的变化规律,并在选取制备强化层最佳工艺参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强化层的组织形貌、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性能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电火花强化过程中,电极与基体两极间的质量过渡为非线性过渡,长时间强化时,电极表面出现了“阳极粘连”现象。单脉冲强化点是强化层的最小单位,各单脉冲强化点反复堆叠构成了强化层。电极与基体表面熔融的液滴部分发生飞溅,强化层外表面的硬度值高于强化层内侧。强化层相对基体有更好的耐腐蚀性和较低的腐蚀速率。工艺参数方面,电火花的强化功率越大,强化层的质量和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性能越好,但强化功率过大时,剧烈的脉冲放电使得强化层出现大量的孔洞和裂纹,影响其性能。1600W功率下制备的强化层硬度最好,较基体提升19.8%;2000W功率下腐蚀电流密度最小,约为0.17μA/cm2,较基体材料降低了近两个数量级。氩气流量6L/min时,强化层质量最好,氩气流量过小,不足以对放电区域形成保护;氩气流量过大,形成紊流区将空气卷入,影响强化层质量和致密度。比强化时间在5min/cm2时,强化层的厚度和硬度最好,比强化时间过短,强化层较薄,较基体性能改善较少;比强化时间过长,电极在强化层表面发生熔覆与堆焊,且热应力积聚冷却后发生强化层的断裂和脱落,影响其性能。添加Co元素可增强晶粒粘结相,制备的强化层具有更好的厚度和耐磨性;添加Al2O3成分可提高钨合金强化层的致密度和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