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大地电磁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kissonegoug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5月12日里氏8.0级汶川大地震震惊世界,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弹指一挥间,512地震距今两年有余,余震仍在继续,百年难得一遇的地震,带给人们灾难的同时也带来科学契机。地震发生于龙门山断裂带上,在断裂带上实施科学钻探工作,对于研究发震机制、继续监测余震及研究龙门山造山带构造特点等有着重要的意义。科学钻探工程是基于多学科综合观测和测试的研究,旨在揭示地震断裂带深部组分、结构和构造属性,重塑断裂带的物理化学过程,为地震的预警提供有用信息。钻探取芯能较为直观得到地下岩石组分,但由于钻探难度及成本较高,致使连井钻探成为可望不可即,因此单井岩心对于研究龙门山类复杂地质构造概况略显单薄。在地形起伏剧烈的山区,地震波信号接受、直流及时间域电测深深度等因素限制了以上测深方法的发挥。大地电磁测深(MT)可克服诸多因素影响,解决井址区附近地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电性结构,断层在地下的延伸及倾角等特征。钻孔得到“点”的资料,大地电磁得到“面”的信息,“点”可以指导“面”,同时“面”也能服务于“点”,两者有机结合不仅能解决龙门山构造的深部特点重塑断裂带的物理过程,而且能推进地球物理学的发展。以断层(裂)分布引起的物性差异为前提,尽量垂直构造带部署MT、AMT剖面,研究主断层在走向及倾向的深部变化情况。三条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基本查明了四个钻孔井址区附近地下电性结构特征。定性分析了频率视电阻率、相位特征,为反演解释提供了依据。本文也试探性的加入了新视电阻率(Basokur视电阻率)的反演成像,为卡尼亚视电阻率的反演解释提供了参考。1、2号钻孔(WFSD-1、WFSD-2)反演剖面对比解释,相互参考验证,得出精细的电性构造。综合地质地球物理剖面精细解译了位于都江堰虹口乡的龙门山中央断裂的构造特征情况,为进一步研究中央断裂提供物探依据,且与实际钻探结果吻合。针对特殊的地质构造特点(八角庙地处于龙门山中央断裂带上,该区为脆—韧性接触带,上盘为彭灌杂岩,下盘为碎屑岩),对大地电磁反演剖面的解释提出了新的观点:高、低阻断层的接触带,断层面的划分应靠近高阻体一边。并分别从数值模拟和地质两方面论证了该观点。WFSD-3、3P两个钻孔位于龙门山前山断裂带上,频率断面图和反演结果均显示该区域早期地质活动复杂,前山断裂伴随产生较多的次生断裂,显示了龙门山的逆冲断层的叠瓦状特点。综合科学钻、什邡、汉旺等地的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推断龙门山断裂带上的出露的断面倾角均较大,随着深度的增大倾角逐渐减小,且在地下1-2Km范围内倾角的变化较快,倾角减小约为15°—25°,随着深度延伸越往地下变化逐渐趋于变缓。其实这种断裂面倾角随深度变小的现象,也正是龙门山叠瓦状逆冲断裂构造组合中的重要特征之一。
其他文献
一、煤炭行业事故指标与宏观经济社会指标分析安全生产事故水平可以用事故损失来表示,事故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一般可以直接统计确定,间接经济
在我国的西北地域分布着面积庞大的黄土地层,黄土本身具有较差的抗雨水冲刷能力,这种特性很容易发生黄土滑坡与泥石流灾害,尤其是当强降水条件下,所产生的地质灾害表现更为严
干式双离合器是双离合变速器(Double Clutch Transmission简称DCT)中重要组成部件,由控制挡位数为奇数的离合器1与控制挡位数为偶数的离合器2组成。干式DCT不仅可实现动力换
我国北、西北地区降水量较少的区域为干旱或者半干旱地带,也是非饱和带分布的主要范围。在岩土工程中遇到的大部分土坡处于不饱和状态。而在非饱和土坡体中降雨往往是其失稳的
塑性混凝土在实际防渗墙工程应用中一般处于三维受力状态,且周围应力又随水位的涨落等环境因素发生改变,但围压变化对塑性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还不清楚。本文针对这一问
纯水液压具有环保、安全和清洁等优点,在食品、造纸、冶金等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材料科学和现代加工技术的发展,使纯水液压元件的研制成为可能,同时随着人们对
根据现阶段的研究,深海采矿船在海浪的影响下所产生的六个运动中,艏摇、纵荡和横荡可以通过动力定位进行消除,纵横摇可由升沉补偿装置中的万向架得到补偿,也就是说,只需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