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社区旅游增权研究——以厦门曾厝垵为例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uylu2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逐步加速,“城中村”改造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最为常见的便是因其改造所引发的各类矛盾。从长远来看,城中村的大量无序存在无益于城市统一规划管理,无益于居民生活、居住质量的改善,针对城中村的改造也必将是大势所趋。但一些城中村对城市也有积极的一面,因此,对待城中村应该客观公正的评价,城中村改造也不应一刀切的非去即留。近年来,一些城市尝试在城中村改造中对其中部分做适当保留,有的甚至发展起了旅游业。在城中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由于受管理体制、文化、人口结构等多方面的影响,社区参与旅游显得更为复杂,各相关利益群体的权利尚存在较大偏斜,多数情况下社区居民等在社区旅游发展过程之中并不能够充分发挥权能。在城中村改造中,个别居民在追求自身权能时的偏激化,都启示我们,有必要对城中村社区旅游增权进行研究,以匡正各个参与到旅游中的群体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正确发挥职能,促进城中村社区旅游事业的长期和谐可持续。  文章首先对中外学者在城中村、社区参与旅游、社区旅游增权三方面的研究进行归纳整理。而后在通过文献归纳梳理、咨询相关专家、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立城中村社区旅游增权研究的指标体系。之后选取近几年发展较快的曾厝垵文创村为案例地进行实证研究。最终结果表明曾厝垵目前在经济增权、心理增权方面表现较好,在政治增权、社会增权方面表现一般。在对曾厝垵文创村的研究过程中发现,目前其所正在开展的社区自治共管、“五共模式”、“工作坊”等,都是对社区旅游增权的初步尝试,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最后,基于曾厝垵文创村目前在社区参与方面探索所提供的启示,及目前尚存的不足所带来的思考,结合其他城中村在不同条件下发展所可能遇到的特殊性对城中村社区旅游增权路径进行了分析。
其他文献
海岸带地形虚拟表达研究,是地理信息系统和虚拟现实技术结合的重要研究方向,也是“数字河口海岸带”的重要内容。基于地理虚拟现实建模语言的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实现对地形场景及
本文正是根据这一原理方法,在生成地面反射率图的基础上,实现了大气程辐射遥感影像的计算机生成,并分别以ETM+和MODIS数据为例,分析了上海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时空格局特征及其
风景名胜区的旅游竞争力是景区在竞争市场上通过协调整合以及优化配置各种资源,提高景区资源的利用率,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景区资源,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形成综合配套服务的能力,从
长江河口三级分汊,四口入海,其中北港是第二级分汊的北汊,是长江入海的主要通道之一。由于北港为非大型船舶的通海航道,近20年来对其研究甚少。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
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成为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已成为全球经济网络的一部分。作为顺应全球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提高对外开放型经济水
学位
集镇社区是介于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之间的一种社区类型,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的研究已经趋于成熟,而现阶段对于集镇社区的理论还没有形成体系,再加上集镇社区本身调查数据难以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