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个社会是否文明进步,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公民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实现一个心灵层面的“最美中国”,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也是一项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改革开放40多年来,农村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农民道德水平整体提升。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基于此,本文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观、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思想为基本理论,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查、比较研究、跨学科研究等研究方法,在厘清乡村振兴和农村道德建设关系的基础上,对当前农村道德建设的现状展开分析,总结了改革开放40多年来农村道德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的视角,提出了加强农村道德建设的对策建议。期望本研究可以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道德建设和农民道德素质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参考。文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国内外关于道德建设的相关文献,确定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本部分主要对乡村振兴和农村道德建设的内涵、农村道德建设的基本理论进行研究。第三部分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本章节明确了乡村振兴对农村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从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秩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强化农民环保意识四个方面阐述农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第四部分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道德建设的基本状况,本章分别从农村道德建设的力度、农村道德建设的形式、农村道德建设的整体水平三个方面归纳了农村道德建设取得的成绩,并进一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五部分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道德建设的基本路径,本部分围绕农村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从物质保障、教育引导、党建引领、制度保障四个层面提出了加强农村道德建设的相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