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是一个国家国民教育的基础,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20世纪末,我国取得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巨大成绩。但是,由于历史和体制等原因造成的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非均衡发展的趋势却日益显著,严重危害了作为政府公共产品的义务教育的公平性,也违背了我国义务教育要确保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平等,使每个儿童都能真正得到尽可能发展的宗旨。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在中国已经发展到重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社会公平的今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目前我国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投入不足、投资体制不够完善,区域、城乡、校际差距过大等问题,有待于深入研究和重视解决。本文通过大量查阅文献资料和比较细致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重点对济南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主体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介绍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概述。阐述了义务教育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概念和内涵,重点介绍了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历程和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第三部分,济南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状况。概括了济南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措施和成绩,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济南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从错误观念的惯性影响、现实利益格局的影响和存在的制度性障碍等方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五部分,济南市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从政府、学校、社会等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促进济南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具体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对济南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原因作了比较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根据相关理论和国内外可供借鉴的成熟经验从政府主导、学校分担、社会支持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可供参考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