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F钢的氮碳共渗及其微观组织的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kyg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氮碳共渗是指在渗氮的基础上加入活性碳原子的一种化学表面热处理工艺。本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表征手段研究了离子氮碳共渗和盐浴氮碳共渗两种不同工艺下的08F钢渗层组织;探讨了共渗介质中C浓度对离子氮碳共渗层微观组织的影响;研究了温度对离子氮碳共渗层微观组的影响。对盐浴氮碳共渗研究,主要探讨了保温时间对氮碳共渗化合物层、晶界析出相等的影响。在晶体学研究方向,重点研究了离子氮碳共渗(570℃和氨气:丙酮=50:4.3)扩散层中γ′-Fe4(C,N)和α″-Fe16(C,N)2两种析出相的形貌及其与基体之间的取向关系。得到以下结论:(1)在570℃和共渗介质为氨气:丙酮=50:3.0时,离子氮碳共渗化合物层主要由γ′-Fe4(C,N)相组成。增加离子氮碳共渗介质中的C浓度时,化合物层增厚且化合物层的相结构由γ′-Fe4(C,N)转为ε-Fe2-3(N,C)。扩散层中晶界析出相,γ′-Fe4(C,N)相尺寸增大,γ′-Fe4(C,N)相和α″-Fe16(C,N)2相呈现不连续析出。当离子氮碳共渗温度为650℃时,其化合物层相由ε-Fe2-3(N,C)相组成,扩散层中γ′-Fe4(C,N)相尺寸增大,晶界析出相消失。(2)盐浴氮碳共渗过程中,随保温时间的延长,化合物层快速增厚,试样表层疏松层也增厚,晶界析出相由原来的不连续析出转变连续析出,且尺寸和含量由小变大。08F钢盐浴氮碳共渗样品的化合物层相结构随时间延长的规律为:γ′-Fe4(C,N)(大量)+ε-Fe2-3(N,C)(少量)→ε-Fe2-3(N,C)(大量)+Fe3O4(少量)→Fe3O4(大量)+ε-Fe2-3(N,C)(少量)。(3)08F钢离子氮碳共渗(570℃、氨气:丙酮=50:4.3)扩散层中γ′-Fe4(C,N)相具有两种典型的外形,即针状或棒状外形和带状外形,尤其是带状γ′的发现丰富了γ′的外形特征。γ′-Fe4(C,N)相内部结构为层错型和非层错型两种,且层错型γ′-Fe4(C,N)含量相对多。另外,带状γ′-Fe4(C,N)一般是非层错型;γ′-Fe4(C,N)与α-Fe晶体学位向关系表现为近似的N-W关系和近似的K-S关系。α″-Fe16(C,N)2相呈现不均匀析出且表现为圆盘状,其位向关系为:[100]α″//[100]α且(001)α″//(001)α
其他文献
传统隐喻翻译研究通常是从修辞学,文体学等角度将隐喻翻译看成两种语言之间的语符转换,往往采用直译/异化/表征不足,意译/归化/表征过分等翻译策略来对待隐喻翻译。而认知语
随着工业和经济的发展,铝合金型材在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逐渐提高。铝型材挤压过程中金属流动复杂,为保证铝合金型材出口处金属流动平衡和型材的质量,铝型材模具设计过程尤
非制冷氧化钒红外焦平面像元光学设计旨在提高像元对红外辐射的吸收性能。由于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工作波段通常在8~14?m范围内,要求像元在这个波段内具有较高的红外吸收率。
NiFe2O4基金属陶瓷是目前最具工业化应用前景的铝电解惰性阳极材料之一,要求陶瓷基体易实现高致密度烧结,并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和耐高温熔盐腐蚀性能。论文在国家“973”、“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浮雕产品的社会需求日益增多,浮雕造型设计与数控加工编程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制造业把雕刻工艺作为提升
人口是社会要素之一,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保持谐调,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不谐调,一般有两种表现,即人口缺乏和人口过剩。近
会议
多弧离子镀是物理气相沉积的方法之一,主要用于在金属表面制备高硬度、高耐磨性能的各种化合物涂层或者高熔点金属涂层。由于这种方法对环境污染很小,所以从开发以来受到世界各
<正>进入21世纪,我国的新闻发布工作进入了快速推进期。至今十年过去了,应该如何看待我国的新闻发布工作呢,取得了哪些进展,还存在哪些问题,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如何认识呢?
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可以应用到红外瞄准、红外侦查、安防监控、消防搜救等多领域。论述了国产640×512(20?m)氧化钒非制冷红外焦平面热辐射传感器的主要设计方法及技术参
镍基高温合金具有优异的高温强度、韧性、抗疲劳性能、抗氧化和抗热腐蚀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镍铝合金γ’相的体积分数、尺寸、组织形态及空间分布决定着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