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流转背景下农户的农产品安全生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两种农业生产模式的比较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jian9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出,农产品安全得到广泛关注。农户不合理、不科学的生产行为,是农产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农业投入品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污染源,已经有不少研究证明,农药、化肥是影响农户安全生产的主要农业投入品,本文将农药、化肥的使用情况作为测量种植业农产品安全生产的主要指标,探究农户生产行为的安全水平。  农地流转背景下,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改变了人们的食品消费结构,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半工半耕”农业和适度规模家庭农场,两者在农业规模、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技术投入、生产结构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对农产品安全生产表现出不同影响。  在对农户行为和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研究中,本文以农地流转背景下两种农业生产模式为切入点,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了解两者农业生产规模、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技术投入、生产结构等方面特征,分析被调查农户农药、化肥使用水平,探究劳动力投入、主要收入来源、土地流转情况、经营土地规模、不同农业模式五个方面对农户农药、化肥使用的影响水平,深入对比分析两种农业模式的生产特征对农户安全生产的影响,进而为农产品安全生产提供对策和建议。  研究发现:农药、化肥使用情况。在农药方面,四成以上的农户在使用被世界卫生组织评定为中毒等级及以上的除草农药,近三成农户在使用被世界卫生组织评定为中毒等级及以上的防虫防菌农药,有一半多的农户在农药使用量上存在超标现象;化肥方面,有六成多农户存在化肥施用量超标现象,但同时有近七成的农户辅施有机肥,有机肥施用普遍。在影响农户农药、化肥使用水平的因素探究中,从事农业劳动的人数、从事非农工作的人数、农业收入、家里是否承租过土地、承租土地亩数、家里是否出租过土地、出租土地亩数、当前经营土地亩数和农业生产模式相关变量的影响水平显著。  基于不同农业生产模式,“半工半耕”农业模式农户主要收入来自于非农生产,家里有较多劳动力从事非农工作,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农民多为兼业生产,土地主要发挥保障性功能。适度规模农场经营农户主要收入来自于农业生产,家里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工作,农业上产经营规模较大,农民多为职业农民,土地主要发挥生产性功能。农药化肥使用水平,“半工半耕”农业模式下农民在生产中表现出更高的不安全可能,究其根本因为两地政策支持的差异。在支持和保障水平高的外部制度环境下,农户重视农业生产,关注生产农产品的品质,不会因为劳动力投入人数、主要收入来源、流转土地情况、经营土地规模等情况的改变而改变农药、化肥的施用决策。  通过两者的对比分析,为我国当前从源头保障农产品安全带来启示。建立以法律法规、监督管理为主的约束性制度;以政策补贴、农技推广、鼓励规模经营为主的保障性制度;以契约订单、品牌推广为主的支撑性制度,能够对农户生产进行规范和保护,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安全的同时提高农户经济收益。
其他文献
近几年,伴随着我国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正处于全面的结构转型期,各种社会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其中,以留守儿童为典型代表的社会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有关儿童问题的研究从20
本论文以南开大学女教师为调查对象,运用社会学的实证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从个人、学校、家庭三个维度,对影响高校女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考察,以此探讨
村民自治是由中国农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而创造出来的一项伟大的制度。同时也是目前中国最基本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1990年以来,中国农村社会已经在缓缓推行村民自治制度。
我国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农业生产力和社会其它诸多方面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城乡一体化
苗族芦笙舞“滚山珠”是产生于纳雍县猪场乡新春村小花苗支系中,在黔西北地区广为流传的一支苗舞奇葩。自上世纪80年代登上艺术舞台以来,就以服饰鲜艳、动作粗狂、曲调高昂、难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中国下一代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到一个国家未来的前途和命运。本文从五个方面指出了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
中国社会正经历着急剧的社会变迁,婚姻家庭作为社会的窗口之一,也在发生着或快或慢的变化。本文主要采用质性研究和个案研究方法,以感性选择与理性选择理论作为理论根据,通过
休闲娱乐自古就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时代的发展,休闲娱乐在现代人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其质量如何对于我们的生活方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各种休闲消费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