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感知层安全防御技术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11654451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智能芯片等技术的高速发展,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得到普及,作为物理世界和网络世界纽带的物联网应运而生。自诞生之日起,物联网受到世界各国政府以及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并取得瞩目的成果。物联网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其引发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物联网用户身份安全认证问题,感知数据的数字完整性保护问题和感知层网络入侵问题等。
  为了感知物理世界,物联网需要部署海量异构的感知节点以周期的形式获取物理世界物体的状态信息。物联网通过感知节点采集的数据称作感知数据。由物联网体系结构可知,物联网感知层位于物联网体系结构的最底层,是物联网应用的基础,物联网感知层是大量感知节点通过无线自组织形式构成。为了满足不同应用的需要,感知节点的种类多种多样,感知节点的主要特点:感知节点成本低、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有限;感知节点具备自组织能力;通信距离小;感知节点由电池供能等。传统的网络安全技术并不完全适用于物联网感知层,为此本文从被动防御技术和主动防御技术入手,重点研究物联网感知层安全防御技术。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身份认证技术能够有效保证数据来源的可靠性。本文针对Naresh认证协议的缺陷,以及基于椭圆加密认证协议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物联网感知层环境的基于混沌映射的多因子身份认证协议。本文提出的协议引入生物特征作为第三认证因子,极大提高认证协议的安全性。在网关节点的协助下,实现用户与感知节点之间的双向身份认证,协商出一个安全的会话密钥,使得用户能够直接访问感知节点获取感知数据。BAN逻辑证明和AVISPA仿真实验,有力证明该协议对已知攻击具有较好的抵抗作用,能够解决Naresh认证协议的缺陷。与基于椭圆加密的认证协议相比,本协议的计算复杂度较低,既能保证安全性,又能符合物联网感知层的应用要求。
  数字水印技术能够有效保证感知数据在开放链路传输过程中的数字完整性。感知节点采集的感知数据需要经过通过无线链路以多跳的形式进行传递,由于无线链路的开放性,感知节点自身资源受限的特点,感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容易遭受篡改以至其数字完整性被破坏,对物联网应用产生巨大影响,甚至影响物联网应用决策的正确性。脆弱水印因为其透明性和实现简单等特点在保护数据完整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鉴于传统加密技术计算复杂度高,资源耗费巨大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脆弱数字水印的感知数据完整性保护方法。第一,该方案使用分段Logistic混沌映射进行数字水印序列的生成,利用混沌序列的初值敏感性和不可预测性保证数字水印的安全;第二,该方案针对现有水印技术嵌入位置固定这一安全漏洞,提出了水印嵌入位置随机化策略,增加了攻击者发动攻击的难度。第三,本文所提出方案是一种可逆的数字水印算法,能够保证数据无损还原,满足特殊应用场景对数据高精度要求。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算法既能保证数据完整性,又能节约计算开销,适用于感知层网络环境。
  入侵检测技术作为第二道防线,能够抵抗内部攻击,从根源上保护感知数据的安全。身份认证技术和数字水印技术是感知层网络中有效的被动防御技术,通过验证数据来源和数据内容来保障认证身份合法性和数据的数字完整性,作为安全体系的第一道防线,可以有效的防御外部攻击。由于感知层网络自身的限制,仅仅靠被动防御机制抵御攻击远远不够,攻击者通过入侵或者妥协网络内部的合法节点获取安全密钥,导致被动防御机制的失效,被妥协的内部节点能够发起拒绝服务攻击或者通过生成错误的路由信息破坏路由机制对感知节点甚至整个网络造成巨大破坏。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理论的混合入侵检测方法,该方法是一种主动防御技术作为被动防御技术的重要补充。本文提出的入侵检测方法首先使用基于密度感知的模糊聚类算法实现数据集的初始划分,然后根据聚类数目要求合并临时类;最后将模糊聚类算法计算的模糊隶属度应用于模糊支持向量机模型提高分类准确性。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模糊理论的混合入侵检测方法对不平衡数据集、噪声数据等情况均有较为理想的检测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其他文献
本文在电信和语音识别系统中考虑了自适应滤波算法的语音增强和降噪问题。在真实嘈杂的环境中存在这些系统会降低其效率并降低其性能。例如,对于电信系统,背景噪声信号破坏传输的语音信号并使其可懂度和质量降低。对于语音识别系统,它们使测试和训练语音信号之间不匹配。  过去已经提出了几种单麦克风增强技术,这里将对其进行讨论。这些技术中的大多数基于噪声平稳性的假设,但是在现实生活环境中,该假设未被广泛验证,这使得
学位
人类语音不仅提供了口语的语义信息,而且还包含了说话者的性别、年龄和情绪等相关特征。在过去十年中,语音识别由于许多原因已经变得必不可少。其中一个原因是它可以用于移动设备的身份识别和准入控制。另外,它还可以通过识别刑事案件中的嫌疑人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嫌疑人的数量。此外,语音识别系统还可以用于推荐系统来基于人的年龄和性别推荐合适的商品。本论文所设计的年龄和性别识别系统,还可以进一步用于关于特定人群年龄和性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层析(Differential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Tomography, D-TomoSAR)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它可进行高精度多维成像获得地表的高程以及形变信息。目前,该技术已在地质灾害预警、地球物理参数反演以及城市规划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当前星载SAR系统正朝着多平台、多模式、高空间分辨和高重访率方向发展,
双目立体视觉技术作为一种主动测距方法,广泛应用在自动驾驶、虚拟现实、医学成像等领域中。由于制造误差、电路噪声等原因,双目相机实时采集的图像对存在着畸变、噪声污染等干扰,这些干扰会使得立体匹配效果变差。为了生成高质量、高实时性的图像对,本文在对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分析后,优化、改进了图像畸变矫正算法和中值滤波算法,设计了基于FPGA(Fie1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双目立体
学位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随着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升,传统的人工生产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化制造业的需求,现代化的生产方式需要一种全新的自动化技术,机器视觉技术应运而生。机器视觉应用图像识别技术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效率更高、精确度更好、客观性更强,且可以无休止的重复进行,大大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本文对图像识别技术在机器视觉抓取系统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研究陶瓷基片识别和位姿获取算法实现抓取,具有一定的实
学位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移动网络流量呈现爆发式的突涨。移动用户对于各种内容文件的服务需求也日益增长。因此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非常有必要向下一代移动网络架构引入新的技术应对流量骤增的现状。近些年,在移动网络边缘部署缓存被视为一种很有潜力的技术,通过在基站等边缘设备缓存流行内容,提高内容在网络内部的重复利用性,避免重复内容占用大量的网络资源。然而,移动边缘缓存的性能优化研究整体缺乏全面性与自适应性。同
学位
近年来,大型商场和仓库每年因盗窃而损失的金额达到千亿美元,而商品的盗窃检测系统都有着不完善的地方。传统的视频监控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受到光线条件的影响,而现有基于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简称为RFID)技术的盗窃检测系统不能有效处理一些非人为因素的误报警情况,如RFID系统的检测范围不明确导致可能识别到商场或仓库中未移动的物品,现有的基于RFID的盗窃检测系
学位
随着社交网络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习惯于通过文本、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分享自己观点,参与其他用户的互动交流。挖掘并捕捉其中蕴含的主观性信息对于舆情分析、市场营销与投资预测等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多模态情感分析已经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研究课题之一,引起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共同关注。然而,研究界对交互特性的理解尚未明确与深入,建模交互的研究方法相对简单,以经典概率理论为基础的传统方法在交互建模方面
在近年来,机器视觉的发展紧随人工智能主流,机器人装配视觉依然成为必然趋势,机器视觉和机器人相结合的领域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机器人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的提升具有决定性意义。今天的自动化机器视觉系统是名副其实的多功能化,机器人智能系统可以阅读代码,识别部件,操作机器和控制过程,它们还可以测试产品质量,并为优化生产操作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它们的多功能性是无限的。  机器视觉主要由机器视觉测量系统、机器视
学位
网络社区是人们共享知识、相互交流、沟通的平台。分析网络社区中人们留下的信息能够更好地理解帮助理解用户的偏好,辅助企业决策,从而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情感分析是对包含情感因素的文本进行特征提取和选择的分类过程,人们可以从评论文本中分析用户对某个主题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倾向。文本中包含的情感复杂多变,例如音乐社区中,人们对于音乐的评价所蕴含的情感,可能同时包含有多种情感的类别,如何准确的对文本的情感特征进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