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药效学实验,确定沙枣果实抗腹泻有效部位,以药效学实验验证有效部位的活性,研究有效部位的提取工艺,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方法:①分别用番泻叶、蓖麻油致小鼠腹泻模型、墨汁胃肠推进运动实验、新斯的明致小肠运动亢进实验,以腹泻指数、稀便率、小肠推进率为指标,观察沙枣不同提取物对以上模型及小鼠胃肠推进功能的影响;②以乙醇为溶剂提取沙枣果实中的总鞣质,用药典方法测定其含量,分别用以上模型和实验验证总鞣质的抗腹泻活性;③以总鞣质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鞣质提取工艺,提取液中加入β-环糊精改善喷雾干燥过程中的粘壁现象,以颗粒成型率、吸湿率、溶解率等为考察指标筛选颗粒剂处方和制备工艺;④以上述模型、二甲苯致小鼠耳肿实验、醋酸诱发小鼠扭体实验,观察颗粒剂的止泻、镇痛和抗炎功效。结果:①沙枣的水提物、乙醇提取物和沙枣粉末均可减少番泻叶、蓖麻油致腹泻小鼠的腹泻指数和稀便率,抑制正常及小肠运动亢进小鼠的胃肠道推进运动(P<0.05)。其中乙醇提取物效果最好;②沙枣醇提物中总鞣质含量为8.23%,沙枣鞣质的功效优于乙醇提取物;③在总鞣质液中加入的β-环糊精的量为浸膏的5%时,得到浸膏粉量最多。乳糖、甘露醇作为颗粒的辅料时,成型率高、吸湿性小。最终优化的颗粒剂的制备工艺为:以70%乙醇为润湿剂,将1份浸膏粉与2份辅料混合均匀(乳糖:甘露醇=4:1,w/w),制软材,过筛制粒,80℃下干燥,过20目筛,整粒,包装;④颗粒剂药效试验结果同前。同时,能抑制二甲苯引起的耳肿(P<0.05),抑制醋酸诱导的小鼠扭体反应(P<0.05)。结论:沙枣具有抗腹泻作用,其有效部位为沙枣总鞣质,研制成的沙枣颗粒的相关参数符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