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着重从文学家这一视角来研究梁启超,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探讨其文体风格。作为梁启超报刊生涯高峰的《新民丛报》是我们更深入、更具体地研究梁启超散文特色的较好切入点。《新民丛报》是梁启超此前“文界革命”理论的具体实践、延伸与拓展,他在此时期的“新民体”创作实践使其“文界革命”理论的影响得以迅速扩大,并利用报刊这一特殊的媒体形式将这一实践的社会影响范围由点及面向外扩展。本人通过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解,目前尚未有人对《新民丛报》时期的梁文数量进行完整的统计,所以本人以《新民丛报汇编》作为研究《新民丛报》的版本,对《新民丛报》梁启超散文作了具体的统计,从统计的结果不仅可以看出梁文不同种类散文所占的比例,并且从其连载的过程与形式中我们依稀可以探究梁启超的创作历程。前辈贤人对“新文体”的研究仍主要停留在总结文体特点的层次上,从作品本体出发去分析梁启超创作特色的文章占少数,而截取梁在一段时间内的散文创作来进行研究的亦为数不多。此外,本人在文后的附录中以一种较为全面、具体、细致的方式将《新民丛报》梁启超散文的创作情况展示给读者,虽然其中尚有待完善之处,但对后来者进一步研究此时期梁启超的散文创作特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拟对《新民丛报》时期梁启超散文的内容、特色等进行研究,使我们对《新民丛报》梁氏的创作风貌有比较全面细致的了解。第一章着重介绍《新民丛报》时期的梁启超,讲述了《新民丛报》的创办历史、作家队伍、主要内容和特色,意在让我们对所要研究的对象有一完整而清晰的认识;第二章阐述了梁启超的散文创作理论;理论是实践的概括,又反过来指导实践;《新民丛报》时期的梁启超散文创作与“文界革命”的关系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客观规律;第三章对《新民丛报》时期的梁启超散文数量进行统计,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重点分析此时期的梁文创作特色;第四章阐述了《新民丛报》梁启超散文的价值。此外,文后附有“《新民丛报》梁启超散文一览表”,对后来者在本课题上进行纵深的挖掘具有开拓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