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夏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冲断带东段,是一个受多期构造叠加影响的断褶带,断裂发育,褶皱形态复杂。论文采用构造岩相分析的方法,研究本区构造和沉积的特征、分布规律以及它们的内在联系,阐明构造岩相带与油气聚集的关系,指出油气勘探有利地区。首先研究本区的构造特征,根据断裂的平面形态及相互切割关系,乌夏地区发育两种构造体系:北东向构造体系和近东西向构造体系,前者形成早,控制了该区的构造格局,晚期有3次近南北向挤压作用叠加;乌夏地区南北根据构造变形的强度不同分为冲断带、断褶带、单斜带,东西由于横向调节断层的存在分为乌尔禾断褶区、乌-夏冲断区和夏-红断褶区,进一步划分为九个次级单元;构造调节带与储集层的分布关系密切,通常是大量富砂质沉积的源区,乌夏地区发育三种类型的构造调节带:同向接近型、同向叠覆型和同向共线型。然后应用地震相来研究该区沉积体系的展布特征,根据地震相类型特征,并结合岩心、录井资料划分出沉积边界,将地震相转为沉积相。最后分析构造对沉积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不同时期不同的构造带发育不同的沉积体系;生长断层造成断层两侧同期地层沉积厚度与岩相的明显差异;断层的走向控制沉积体系的展布方向;构造活动导致沉积体系的发育有显著的差异;阶梯式逆冲断层可形成多级断崖扇。根据沉积与构造的配置关系,该区可划分为六种构造岩相带,结合石油地质条件认为乌尔禾背斜扇三角洲前缘(冲积扇扇中)、乌-夏冲断区扇三角洲平原(冲积扇扇根)及夏-红断褶区扇三角洲平原(冲积扇扇根)及斜坡扇三角洲前缘(冲积扇扇中)构造岩相带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