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在英国英国乃至世界文坛上独树一帜。他毕生追求并宣扬自己的唯美主义口号“为艺术而艺术”。他因为其作品扬名于世同时也因为他的特立独行和各种绯闻而饱受争议或备受推崇。他的作品题材多样包括戏剧、论文、小说、诗歌等多种体裁。其中他的两本童话小册子《快乐王子和其他故事集》和《石榴之家》因其不同于传统概念童话的内容和独特风格流传于世。他们不仅适合儿童阅读也适合成人欣赏,读者可以各自用不同方式解读和欣赏这九篇小故事。王尔德的童话早在它们出版十几年后便被译介给中国读者,诸多版本中巴金先生的译文堪称经典之作。巴金先生是文学大师,也熟练掌握包括英语在内的多国语言,他成功再现了王尔德的独特风格。不仅如此,他的译文更体现了他自己对这九篇童话的理解。目的论是德国功能学派的重要理论。它对于传统翻译理论而言是个重大突破,它把翻译视作是有目的的人类活动,强调了翻译的目的性,认为决定翻译行为的首要因素是翻译目的“目的原则”、“一致原则”和“忠实原则”是目的论三个重要原则,其中“目的原则”是首要的。本论文旨在通过从目的论角度对巴金译《快乐王子》进行分析。作者根据目的论的三个基本原则,通过对译本的仔细研读得出结论巴金的译文符合目的论三原则。随后作者总结出巴金在译文中采取的五中翻译方法并举例进行分析,并简单总结了巴金的翻译观点。通过研究作者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巴金的《快乐王子》符合目的论三原则,他的译文充分实现了学习和斗争两个翻译目的,并且达到了最大化的篇内和篇际一致。其次,巴金在翻译该作品时采取的主要方法有直译法,同时也采取了增译改译等其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