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非球面光学元件是高功率固体激光装置终端光学组件的关键器件。在强激光辐照下光学元件表面容易产生微缺陷,且缺陷尺寸随着辐照次数呈指数增加。缺陷一旦产生将会加剧光学元件损伤过程,同时还会引起下游元件的损伤,因此需及时进行修复。由于缺陷点数量较多且尺寸微小,通过人工操作进行检测和修复的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因而,实现元件表面微缺陷检测及修复的全流程自动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课题在CO2单点修复机床中试样
【基金项目】
:
2单点修复机床中试样机升级”项目','','');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中心“CO2单点修复机床中试样机升级”项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球面光学元件是高功率固体激光装置终端光学组件的关键器件。在强激光辐照下光学元件表面容易产生微缺陷,且缺陷尺寸随着辐照次数呈指数增加。缺陷一旦产生将会加剧光学元件损伤过程,同时还会引起下游元件的损伤,因此需及时进行修复。由于缺陷点数量较多且尺寸微小,通过人工操作进行检测和修复的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因而,实现元件表面微缺陷检测及修复的全流程自动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课题在CO2单点修复机床中试样机基础上,对表面微缺陷自动化检测及修复系统设计、自动化检测的图像处理算法以及表面微缺陷的自动化修复方案进行了研究。根据缺陷检测和修复的自动化功能需求对原有样机工位进行了改造。针对改造后的工位布置设计了相应的自动化工艺流程,包括:元件表面位置的自动化确定、自动化暗场检测、自动化明场显微检测以及自动化修复与修复效果记录。此外,本课题还为检测及修复系统开发了相应的自动化控制软件。自动化检测过程的实现依赖于图像信息的提取,本课题对该过程中涉及到的图像处理算法进行了研究。针对元件边缘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灰度方差变化曲线的物距对焦法获得了边缘的清晰图像,并利用梯度算子结合二值化的方法确定了边缘的准确位置。针对自动化暗场检测过程,提出了顶帽变换结合自适应阈值分割的缺陷提取方法,实现了缺陷明场粗定位坐标的获取。设计了用于缺陷明场显微图像的自动聚焦算法和缺陷目标最小外接圆提取算法,实现了缺陷的精定位过程。此外,本课题还将卷积神经网络应用到缺陷检测和识别中,设计了基于编码器-解码器结构的图像分割模型实现了缺陷目标的提取,采用基于Mobile Net-V2神经网络结构实现了伪缺陷的剔除。为实现元件表面微缺陷的自动修复,本课题对激光修复策略、激光修复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以及激光修复效果的记录进行了研究。根据缺陷的尺寸信息和相对位置关系,设置了单缺陷点修复、多缺陷点修复、人工决策三类缺陷修复策略,并生成了修复方案文件。分析了激光修复系统的硬件组成,并开发了相应的软件控制系统,实现了对激光参数的自动控制。针对不同尺寸修复坑设计了明场显微相机单幅拍照和3×3阵列扫描拼接拍照方案,实现了修复效果的自动记录。
其他文献
随着电磁波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对需求电磁波段信号进行高效的利用和对无关电磁波段进行屏蔽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中对光学透明元件的电磁屏蔽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光窗、超精密仪器光窗、医疗电磁隔离室观察窗、车载透明天线等等。光学窗电磁屏蔽技术的评价指标包括透光率、电磁屏蔽效率以及杂散光分布。对于金属网栅屏蔽方法来说,由衍射所造成的杂散光集中分布会形成成像干扰,从而对精密探测产生极
随着社会生产的迅速发展,工业设备和零件逐步趋向复杂化,复杂的结构给清洗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零件清洗质量直接影响工业产品的使用性能。现有的清洗方法存在应用范围窄,清洗效率低等缺陷,无法满足较为严格的清洗要求。因此,本课题提出一种新型的超音速气液混合清洗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流程为:首先加速高压高温气体至超音速,然后高压高温气体将液体雾化成小液滴并加速至超音速,最后利用超音速气体和液滴清洗零件。本文主要
城市收缩现象在欧美城市广泛存在,近几年,中国在快速城镇化的影响下,虽然大多数城市仍处于增长状态,但由于人口老龄化、资源枯竭、人口在马太效应下向大城市集中等原因,一些城市已经处于城市收缩阶段,而我国受土地财政制度的影响,这些城市的空间还在扩张,导致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因此,亟需对收缩城市的空间发展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现有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大多建立在城市增长的背景下,本论文引入精明收缩理论,以鹤岗市为例
倾侧变速飞轮是一种为航天器姿态控制系统而研发的创新型设备,其转子通过挠性万向节支撑,能够为小型航天器提供三自由度控制力矩输出和两自由度姿态测量功能。由于其将姿态控制与姿态敏感功能集成于一体,故而有利于航天器向着低成本、大规模、小质量和高集成度的方向发展。但是对于一个三自由度转子,由于质量分布不均即转子不平衡的存在,转子的倾侧运动中将不可避免地产生振动问题,影响转子的稳定精确运行。因此转子的振动控制
微型无人机在军事侦察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无人机翼型升力的提升可以提高无人机负载能力,延长续航时间,缩小无人机的尺寸和减轻无人机的质量。因此,无人机的升力提升具有重要工程意义。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应用偏转射流将射流动量输入翼型上表面分离剪切层中的控制方法进行升力提升。可调角度的偏转射流通过新型的称为五电极激励器的滑移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产生。五电极激励器在传统三电极滑移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的基
在我国,县区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35kV变电站及其输配电网。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变电站自动化水平也随之提升,通信系统中传输和处理的报文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相关链路数和中间环节层数也越来越多,各类新的异常情况或故障也逐渐增加。本文以35kV变电站监控数据分析与升级为目标,重点研究了通信平台优化、监控信息优化、智能决策系统规划等问题。首先,针对目前电力系统中最常使用的DL451-91(CDT)、I
流动分离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广泛存在于工程领域和日常生活中,流动分离可能引起一系列不利的影响,如引起飞机失速和汽车轮船等能耗的提高,目前分析流动分离现象和抑制流动分离是国内外学者的热门研究内容之一。近年来对于流动分离控制研究大量集中在增加扰流片、脉冲射流吹吸气、零质量射流等流动控制方法,而在多种控制方法中,脉冲射流主动吹气控制方式由于结构简单、耗能较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主动控制技术中。本文
SSAW微操控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式的微操控技术,具有生物兼容性好、灵活、易于集成等优点,在生物、化学等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关于SSAW微操控技术一般集中于图案化及二维批量操纵等方面,关于单微粒的捕获移动及三维传输的研究较少,因此,本课题分别设计了两种不同结构及功能的微粒操控装置,分别是:采用2对不均匀叉指的SSAW装置,实现粒子的三维批量操控;采用2对斜叉指的SSAW声束装置,实现三
海洋监视卫星是指用于探测和监视海上舰船、潜艇等目标活动的侦察卫星,其中基于光学遥感成像的海洋监视卫星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侦察、战略预警等领域。随着航天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遥感成像的幅宽和帧率不断提高,导致图像数据量激增,从而给数据传输带宽和星上存储带来了巨大压力,因此遥感图像压缩成为一种减少数据量,缓解传输带宽和存储压力的必要手段。目前普遍采用有损压缩方式对遥感图像进行高倍率压缩编码,该方法虽然在较
在航天领域,多余物对于运载火箭、导弹的发射会产生极大危害,甚至会引起发射失败,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一个国家航天技术水平的发展,因此近年来在航天运载领域对多余物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基于目前多余物的极大危害以及传统清理方式的不足,因此研制具备良好清理效果且能够自动清理的多余物清理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本课题针对火箭贮箱内部环筋等复杂结构的多余物,提出微激振多余物清理方法,在作用机理、核心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