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使用中国台风网(www.typhoon.gov.cn)“CMA-STI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分析了1949-2011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基本特征,包括不同等级热带气旋源地分布,观测频数的空间分布以及持续时间的各项特征,还分析了不同等级热带气旋ACE的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以及登陆热带气旋ACE的时空特征,最后分析了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ACE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其背景场的差异,主要结论如下:1.随着热带气旋强度的增大,热带气旋的源地中心逐渐向东向南移动。热带气旋观测频数的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3-8月,高频中心逐渐向北移动,9月开始又逐渐南退。不同等级热带气旋每年累积持续时间的变化趋势不同,但其平均持续时间在九十年代之前表现出共同的增长特征。2.随着热带气旋强度的增大,其ACE也逐渐增大。不同等级热带气旋的ACE和平均ACE均表现出不同的年际变化趋势。季节分布中,也以8月或9月ACE最大。ACE空间分布存在2个高值中心,海南岛以东的南海海域是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和强台风的高值中心,菲律宾以东的125°E-135°E,15°N-25°N的海域主要为超强台风的高值中心。3.登陆热带气旋的ACE呈现逐渐减小的年际变化趋势,而不同等级登陆热带气旋ACE在不同阶段的贡献也不同。登陆热带气旋的活动区域以南海为主,其次是西北太平洋。登陆热带气旋ACE的高频中心位于南海和西北太平洋,且超强台风以西北太平洋为其ACE中心,而其他等级热带气旋则是以南海为中心。4.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ACE的年代际变化主要分为1957-1967高值期、1976-1986过渡期和1998-2008低值期,其中强热带风暴(STS)、台风(TY)和超强台风(SuperTY),特别后者是决定成分。副热带高压偏弱,垂直风切变偏小,低纬度低空正涡度异常偏东以及低纬度海表面温度(SST)正异常偏东等背景场的年代际特征,有利于形成ACE的年代高值期。在ACE的低值期内,情况基本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