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模态语篇分析的角度探究汉语医药广告中的劝说功能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henchen37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药广告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表达信息并劝说观众购买药品,因此理解广告中劝说性的构建不仅对广告制作人来说有很大的意义,对大众来说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于公益广告和化妆品等广告的研究正如春笋般涌现出来,并且这些研究也产生了大量富有意义的成果,但是对于通过多模态的方法研究医药广告的案例则较少。本文旨在通过多模态分析的角度,尤其是通过多模态中的互动意义分析广告的劝说功能。本文中汉语医药广告的劝说性的研究是从互动意义的角度进行的,而多模态语篇的互动意义可通过语言和视觉两个方面进行。因此本文的医药广告也通过语言和视觉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作者从电视广告中收集了50条医药广告作为本文的语料,每条广告的持续时长不超过30秒。所收集的广告都是大众耳熟能详的,涉及感冒、咳嗽等常见疾病的医药广告。定性分析法可用于阐明医药广告中的互动意义如何通过语言和图片实现,以体现广告的劝说功能。在语言模态中,人际意义是通过语气系统、情态和人称系统实现的,而在视觉模态中,互动意义是通过接触、社会距离和视觉实现的。同时还采用Royce的符际互补理论研究语言模态和视觉模态是如何相互作用,构建互动意义并实现汉语医药广告中的劝说功能。本研究的结果如下:在语言模态中,陈述句语气是广告中使用最多的一种语气,祈使句的使用频率排其次。在情态方面,广告制作者使用频率较高的是高值模态算子和低值模态算子。在对人称代词的使用中,第一人称使用频率最高,第二人称次之。在视觉模态中,提供类图片在语料中使用频率较高。提供类图片向观众提供信息,而索取类图片要求观众采取相应的行动。就于社会距离而言,中镜头的使用频率最高。在视角的采用中,正面角度和平视角度的使用频率最高,正面角度和平视角度都有助于劝说功能的实现。广告中的符际互补通过符际加强和态度一致实现。希望本研究能丰富医药广告的研究范围,有助于观众或潜在消费者读懂医药广告中的劝说性语言,并采取更理智的购买行动。此外本文还有助于广告制作者创作出高质量的医药广告。
其他文献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废旧材料可以说是每天都在"产出"并随处可见的,而对于这些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很多家庭都选择了以卖废品的方式处理,却很少想过通过改造再利用,将这些废
分析当前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阅读心理及阅读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阅读心理的高职学生的阅读推广对策,以期提高高职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人文素养,使其养成终身学习、终身阅读
利用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APS)对环氧树脂分子进行改性合成了具有键合特性的活性树脂(γ-APS/EP),将活性树脂作为液态添加剂加入到环氧涂层中,利用活性树脂与金属表面
<正>跨境电商的模式主要有三种:B2C平台、自营B2C和海淘,代表企业分别是洋码头、蜜淘、hai360海外购。洋码头是国内第一家引进海外零售商的跨境进口电商平台,中国消费者可以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图像,色彩及声音等符号系统在交际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传统的仅限于语言的语篇分析已不足以对多模态语篇进行分析。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语篇分
"互联网+"的应用覆盖在当今社会各行业已是越加广泛,"互联网+"在阅读推广中应用是发展必然。高职学生阅读基础薄弱,在高职教育重视技能培养的同时,忽略了人文素质的沉淀。高职图书
本论文旨在探讨《汉语》((?)vod do hovorov(?) (?)n(?)tiny)的历史意义,以及其对20世纪与21世纪捷克汉语教科书的影响和该书针对捷克和斯洛伐克学生所编写的教程。为此,我比
<正> 明代蒙古中兴君主达延汗在正德年间统一东部蒙古后,将科尔沁、兀良哈三卫等部之外的蒙古诸部组合为六个万户。据蒙文史料记载,六万户中左翼三万户为察哈尔、喀尔喀、兀
马铃薯俗称洋芋及上豆。我国是世界上马铃薯生产大国,90%以上的马铃薯是作蔬菜食用,除工业加工为淀粉、酒精等几个品种外,其他品种的开发寥寥无几。食品专家认为,根据目前市场行情
“谁X……”(“X……”为动词性结构)结构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非常频繁的疑问结构式,当其用作非疑问时,表达的是广义上肯定或否定的整体义,此时它是一个非疑问构式。本文在对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