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动力学疗法是一种无创或微创性、非产热性的、利用光化学反应引起靶组织和靶细胞破坏的治疗方法。在光动力疗法中,氧气、光源和光敏药物被融合在一起,是一种主要影响靶组织的选择性治疗形式。与传统的医疗方法相比,它具有疗效快、副作用小、方法简便等优点。而光动力疗法中最关键的是光敏剂的选择,选择一种对病体组织适合的光敏剂将直接影响到光动力疗法的治疗效果。不同种类的光敏剂在可见光区的吸收波长是不同的,在合成光敏剂的工作中获得长波长吸收的化合物是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光敏剂要通过血液输送到病灶,因此光敏剂必须要有一定的水溶性,同时光敏剂又要能穿过细胞膜,使其在肿瘤细胞中有高度的选择性吸收,这就要求光敏剂又要有一定的脂溶性。本论文对中介(取代芳基)卟吩类衍生物的结构修饰主要在苯环侧链上开展,引入不同的含氮基团。和卟吩类光敏剂相比较,二氢卟吩类衍生物,作为新型光敏剂,具有成份单一,在光疗窗口(600-900m)有强吸收等突出优点,有望发展为新一代抗肿瘤和抗病毒的光敏药物,因而倍受关注,成为近年来国际上光动力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之一。鉴于此,我们合成了几种了新的中介(取代芳基)卟吩和二氢卟吩类化合物,期望这些卟吩、二氢卟吩类化合物起到杀伤癌细胞,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毒性的作用。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以含有不同的含氮取代基卟吩类化合物为原料还原制得二氢卟吩类化合物。作者在一年零两个月实验期间(学制:两年半)首次合成了6个新型的化合物,包括2个中介(取代芳基)卟吩类化合物和4个中介(取代芳基)二氢卟吩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均用核磁共振和质谱进行了结构确定。本文对所合成的已知化合物的合成、分离和纯化条件进行了改进;对所合成的全新的卟吩类及二氢卟吩类化合物的合成、分离和纯化条件进行了探索,找到了较好的合成、分离和纯化条件。对所合成的中介-四(取代芳基)二氢卟吩类衍生物进行了紫外谱图的鉴定,发现二氢卟吩类衍生物有五个吸收峰,在红光区652nm波长处有一强吸收带,为典型的二氢卟吩特征吸收。同时二氢卟吩类化合物保留了亲水性的含氮基团,具有良好的溶解度,利于成药。因此,卟吩类化合物还原后的二氢卟吩类产物提高了对红光的吸收,更有发展为光动力药物的前景。这些新化合物的光动力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正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