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道德素质作为人们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既包含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又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良好道德素质是个人成长成才的基本条件,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助推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力保障,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巨大动力。大学生作为公民的一个知识群体,其思想更加活跃,其行为的影响更加广泛,其道德的养成显得尤为重要。文化由人创造,人是文化发展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要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必须继承本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中的精华为学生修身主体内容,既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的过程中提升涵养和素质,又让学生在接触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传承文明,这对于文化传承和道德修养不失为一种双赢举措,也是文化育人的应有之意。根据对永州市三所高校的调查,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中也存在许多诸如理想追求淡化、自我意识膨胀、知行脱节严重等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加强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尤为紧迫。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永州作为一个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远古的舜文化、唐时的柳文化、宋期的濂溪文化、近代的红色文化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永州地方文化资源对于大学生道德素质提高是相当切合的。它能用孝感天下的舜文化弥补大学生在德孝上的缺失;用惜民爱民的柳文化增强大学生的民本情怀;用廉政高尚的理学文化去引导大学生守诚践廉;以红色文化为内涵助推大学生积极进取,这些都极具针对性。永州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研究永州文化在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中的运用具有特殊意义。地方文化作为区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大传统文化指导下的个性文化。永州作为中华大地上的一个内陆市区,永州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永州地方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多元一体”的关系,永州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是个体与总体的关系。二是永州文化与中华文化“相互依赖”,没有中华文化的传承,就没有永州文化;同时没有永州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也少了一份风采。可以这样比喻,中华文化是根,区域文化是叶。没有根深蒂固,也就难有枝繁叶茂。三是“互相促进”的关系,永州文化与中华文化既尤如母子,也如同兄弟。区域文化发展了,中华文化也发展了;中华文化发展了,永州文化也会随之增添新内容。四是“整合创新”的关系,永州文化离开了中华文化的整合或者是其它区域文化的补充,就会显得单薄;中华文化缺少对永州优良文化的研究和整合,也是中华文化的缺失。永州文化需要与中华传统文化碰撞才能融合出新质文化,而中华传统文化也应该与区域文化整合兼容才能焕发新的光彩。这正是中华灿烂文化得以传承、永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诚然,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路径是多种多样的,而以文化资源去教育、去影响、去趋同大学生的素质,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十分有效可行。永州及永州地区高校在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中,通过深化认识、建设平台、典型带动等方式有意识地加强地方文化资源进校园工作,收到良好成效。其做法具有借鉴意义。一是注重课内与课外结合;二是注重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三是注重典型与群体互动;四是注重研学践兼顾。全国各地高校可以永州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实践,在具体操作上可考虑利用舜文化资源,推行感恩教育;利用柳文化资源,推行民本教育;利用濂溪文化资源,推行廉洁教育;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推行理想信念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