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酶对白茶品质的影响及高香型白茶产品研发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zhaojunchao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福鼎大毫茶为原料,利用外源酶添加技术,改善白茶品质,筛选出纤维素酶、果胶酶、木瓜蛋白酶等酶制剂的最佳因素和水平;通过酶制剂组合方式对白茶原料进行处理,所制白茶品质明显提高;利用模糊综合评判对白茶生化品质进行客观性分析,得出各项评价指标的权数为:茶多酚:0.2260,氨基酸:0.2494,黄酮类物质:0.0328,可溶性总糖:0.0830,水浸出物:0.3460,咖啡碱:0.0624。本文还试用其它高香茶树品种制作白茶,并优化加工工艺,筛选出最佳品种和工艺。研究结果如下:(1)以春季福鼎大毫茶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分析纤维素酶、果胶酶、木瓜蛋白酶对春季白茶生化成分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得出水浸出物、可溶性糖总量都有所增加,也证明了纤维素酶可分解细胞壁中的纤维素,提高茶汤水浸出物,促进多糖的水解,提高可溶性糖总量。果胶酶与纤维素酶有同等效果。蛋白酶正交试验表明,蛋白酶可分解茶叶中的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提高茶汤氨基酸含量。通过毛茶感官审评,结果表明:在减重率达60%的萎凋叶中,喷洒1.5%纤维素酶,液叶比1:4,此处理的毛茶总分比对照的总分高出14.7;在减重率为30%的萎凋叶中,喷施1.5%果胶酶,液叶比为1:8,此处理的毛茶总分比对照的总分高出10.9;在减重率达60%的萎凋叶中,喷洒1.5%木瓜蛋白酶,液叶比1:4,此处理的毛茶总分比对照的总分高出7.5。(2)以夏季福鼎大毫茶为原料,通过双因素试验分析果胶酶、单宁酶对夏季白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失水率达到30%的萎凋叶中喷洒1.0%果胶酶,液叶比1:10的工艺处理效果最佳,品质最好;在鲜叶中喷洒1.0%单宁酶,液叶比1:10的工艺处理效果最佳,品质最好。本文利用不同浓度纤维素酶处理鲜叶,粗纤维含量下降,说明纤维素酶可促进分解细胞壁中的粗纤维物质,纤维素酶可破坏茶叶细胞壁组织。(3)通过酶组合试验分析各处理的生化成分含量,可知酶的组合可增强处理效果,提高水浸出物、氨基酸、可溶性糖的含量,且各生化成分之间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的影响。(4)本文还试用其它高香茶树品种制作白菘,通过感官审评分析毛茶品质,结果表明,黄观音毛茶感官审评总得分比福鼎大毫茶的总得分高出3.7分进一步对黄观音制作白茶进行工艺优化,得出复式萎凋的感官审评总得分,比自然萎凋的总得分高出5.2分。黄观音制作的白茶,品质佳,香气物质总量高、组分多,其中总量是对照的2.01倍。黄观音制作的白茶,含带有椰子香的10-十一烯醛,其它品种均未检出,带柠檬香的柠檬醛的香气组分相对含量比对照高出85.71%。进一步对黄观音制作白茶进行工艺优化,利用复式萎凋加工的黄观音白茶,香气组分多,持久性好,复式萎凋的其中香气总量是自然萎凋香气总量的1.17倍。带玫瑰花香的顺-橙花醇、带清香的α-法呢烯、带木香的石竹烯的香气组分的相对含量分别比对照的相对含量高60.45%、45.28%、27.13%,且酯类和醛类物质种类比对照多,香气明显优于对照。
其他文献
农户对不同林业经营形式的选择一直是林业经营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对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本文基于福建省842个样本农户的调研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与多元Logit回归模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当前我国科技得到高速发展,且基本进入信息化社会。大数据在社会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通过对大数据的应用,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均得到了显著提升。事业单位中存储了大量的档案,所以对大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论文主要对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进行相应探索。  【Abstract】With the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开采有煤尘爆炸危险煤层的矿井,必须有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的措施.矿井的两翼、相邻的煤层、相邻的采煤工作面,煤层掘进巷道同与其相连的巷道间,煤仓同与
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科间相互交叉、渗透,产生了大量新的术语。利用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实现对术语维护更新是一个新的课题。本文在对术语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数据库
建筑工程复杂烦琐,其涉及的影响因素和要求准则较多,不经意间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在建设过程中,开展工程管理工作对于质量的提升有帮助,将这一工作落实能够保证一些突发状况
详细规范是规定特定零部件、元器件、材料或设备等的个性要求和检验方法,并需与其通用规范一起使用的规范。其要点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