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工作历来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工作领域。十八大以来,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民族地区工作出现了新的特点,面临更高的发展要求。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期,民族地区不能拖后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样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这就要求民族工作紧跟时代步伐,增强民族团结。另一方面,影响民族团结和地区稳定的因素还很多。新疆、西藏等地出现的暴恐案件,严重影响民族地区的稳定。随着社会流动人口的增多,城市民族工作需要在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的理念和方式上进行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就民族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涵盖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的方方面面,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民族工作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开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指引。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有其特定的产生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首先,本文从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时代背景、习近平本人的主观因素和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产生过程三个方面分析了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产生逻辑。从时代背景看,国际国内民族工作形势都出现了新变化,国际上的民族主义潮流和极端民族主义势力给我国的民族工作带来挑战,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新的主要矛盾使民族工作的任务更加多样。从习近平本人的主观因素看,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非常关注民族工作,对少数民族群众充满关怀,并在广大民族地区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正是这种勤政为民的公仆情怀和脚踏实地的调查研究使得他能够进行卓有成效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从产生过程看,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既包含习近平早期的民族工作思考成果,也包括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的全新探索。其次,本文从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来源、理论体系以及理论创新三个方面分析了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工作理论是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思想渊源。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理论与实践是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历史借鉴。中华民族的传统民族思想的积极因素,是探索解决新时期民族问题的丰富滋养。立足于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工作的实际,梳理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可以看出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是“一个中轴”和“五位一体”外围理论紧密结合的理论体系。习近平这一系列重要论述的理论创新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呈现出来。最后,本文从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实践运作和实践效应两个方面分析了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实践逻辑。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在民族工作上同样如此,注重用制度和法律办事,并在制度和法律框架内大胆创新,提出新颖的治理方式。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经济结构化迈出重要的步伐,民族团结稳定局面也不断巩固,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脱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生态建设迈上了新台阶,城乡居民水平显著提高。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是指导我国当前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民族工作的行动指南,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得以检验。研究习近平这一系列重要论述的基本逻辑,对于把握新时代民族工作的规律,更好地做好民族工作,团结各民族力量共筑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