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于2021年7月出台《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后文简称“双减”)。此政策实施对象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随着政策落实初见成效,考虑到教育的连续性和高中阶段学生课业负担加剧等现实因素,“双减”政策被沿用至高中阶段。本政策关注多类型作业设计以期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进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故高中阶段落实“双减”政策,关注其作业的设计实施是高中阶段教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于2021年7月出台《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后文简称“双减”)。此政策实施对象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随着政策落实初见成效,考虑到教育的连续性和高中阶段学生课业负担加剧等现实因素,“双减”政策被沿用至高中阶段。本政策关注多类型作业设计以期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进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故高中阶段落实“双减”政策,关注其作业的设计实施是高中阶段教学的必然趋势。课程思政理念最早用于高校课程改革和指导课程建设工作,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正处于人生路口的、心智尚未成熟的高中生更需价值取向引导,更需以教学活动形式渗透思想政治素养、人文素养,培养思想道德情操以及提升核心素养。作为新时代育人功能新路径,将课程思政引入高中阶段是教育的必然趋势。本文聚焦高中阶段物理作业设计及实施、指向核心素养的实现,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高中物理作业,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教材内容统计分析及教学实践分析,在相应的教学原则下探索其实施的有效策略并通过教学案例反应其策略对课程思政实施以及学生减负的有效性。布置作业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部分,也是学生负担的主要形式,而作业的设计与创新能挖掘物理教材中潜藏的人文素材,通过设计物理课前作业、课时作业以及课后作业,对物理作业的质量和思政元素占比进行统计分析,清晰把握教材,明确教材不同内容所发挥的不同课程思政职能,更好实现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入。通过对现阶段学生素养及高中物理课程思政现状调查,明确物理作业在高中阶段发展核心素养占据的重要地位,更好地进行课程思政融入的研究。结合物理思政内容,以作业设计的形式将课程思政理念传递下去,得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路径,力求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
其他文献
<正>随着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文件的颁布,幼小衔接再度成为教育关注的热点。幼小衔接是儿童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科学地开展幼小衔接,既要认真研读幼小衔接纲领性文件要求,更要关注幼儿需求。坚持儿童立场,坚持双向衔接,坚持系统推进,坚持规范管理。从能力与习惯着手,立足常态课程、幼小衔接桥梁课程,全面促进幼儿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并尝试开展个性化幼小衔接工作。多方合力
“基于理解的设计”即以明确的学习目标为起点,以促进儿童有意义学习为宗旨,强调评价设计先于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开展的教学设计模式。本文基于儿童立场,理解为先、聚焦学科核心概念,逆向设计、转换教学设计理念,支架搭建、优化项目实践路径,探讨如何将基于理解的逆向设计应用于小学低段科学儿童生命科学领域的教学。
项目活动作为当下幼儿园中普遍实施的课程模式之一,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在项目活动具体实施的过程却不可避免地出现参与度较低的“边缘人”,文章试析项目活动中出现的各种“边缘人”类型及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转化意见,以期为实现初步的教育公平奠定基础。
幼小双向衔接的前提是双方达成儿童发展共识。然而幼儿园毕业典礼所传达的告别快乐童年的情感,揭示了幼小实践中的童年状态差异。正是基于不同的儿童观,过渡中的儿童才会面临身份、育人方式、课程形态上的诸多差异。对于幼小衔接工作而言,幼小双方要突出儿童在过渡阶段的特定需求,聚焦身体行动实现育人方式的一致性,寻找共同的课程衔接点。
本文基于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业务现状及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构建基于要素管理的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体系,推动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由流程管理向要素管理转变,进而推进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能力现代化。
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信息化项目不断增多,信息化项目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而现有的信息化项目管理存在项目无统一规划、过程管理不到位、项目材料管理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文章以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为例,从信息化项目管理制度建设、信息化项目管理软件系统建设、信息化项目管理人员培养等方面给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正>2021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以5G、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快速更迭,数字化浪潮也席卷而来,对于企业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现阶段,数字化已经渗入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可以预见,企业即将迎来一场数字化管理变革。在此背景下,企业只有抓住机遇,实现各方面的数字化转型,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为了实现数字化转型,很多企业开始引入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那么,
教育专家成尚荣先生在《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中指出:“教育应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户外游戏以其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为儿童提供了亲近和探索自然的有利条件,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儿童立场”理念的户外游戏环境创设,需要教师更多地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自身经验和需求,重新审视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在户外游戏实践中进行基于“儿童立场”理念的再思考与转变,真正做到把空间还给孩子,把游戏
“课程思政”是将育人工作贯穿教育全过程,使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方位、全课程育人格局,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思政育人理念.在高中基础学科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实现知情意行全面发展,培育建设社会主义所需人才的必然要求.本研究针对物理课程思政认知、需求、情感三个层面进行调查,探究高中师生对于物理课程思政的认知程度与情感态度,为加强在物理课程中渗透“立德树人
儿童是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从儿童立场出发,教师应当倾听幼儿的多元表达,甄别幼儿的兴趣,筛选可开发的课程资源;把握与资源相关的幼儿经验,开发有意义的系列活动,促进幼儿在主动建构中获得经验的生长;理解幼儿的情感需求,建立与资源的深度联结,引发幼儿心灵的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