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当代中国发展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ruanclass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文学家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人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古今中外的许多哲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都曾探讨过。然而或者由于阶级的历史局限性,或者由于缺乏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他们从抽象的人出发,都没解开这个斯芬克斯之谜。唯有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才使人的全面发展由空想变为科学,由科学走向实践。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经历了从萌芽、形成、初步发展,到成熟的演进过程。在中学时代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萌芽时期,马克思从人的理想本质出发,主要探讨了人的异化、自由和解放等问题,初步构建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轮廓,但由于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影响,其思想仍然带有思辨色彩和人本学唯物主义的杂质;在《神圣家族》至《共产党宣言》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马克思从人的现实本质出发,主要研究了私有制、社会分工、共产主义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内涵、社会历史条件、发展规律和实现途径等内容;在以《资本论》为代表的成熟时期,马克思在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三大历史形态、科学和大工业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造成的双重影响等问题,探讨了自由劳动、自由时间、生产力、财富和需要等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马克思的这些思想,后来被毛泽东、邓小平等人所继承运用并作了进一步发展。他们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在具体的环境和条件下研究和分析人的本质、自由、生存与发展等问题,把思想政治素质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从而深化和丰富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前进的道路,但是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还需要我们的不懈努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过程中,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针,正确解决人的全面发展同生产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科学文化、教育的关系,逐步实现人的现代化目标,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统一。
其他文献
天台宗是汉传佛教中最早成立的宗派之一,它批判吸收了自印度传来的各种禅法和教法,将其整合在一个次第严谨的修学体系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圆教”和“圆观”的理论。“圆教”这
民营企业的现状如何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形势,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是什么,都是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作者认为制约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有两方面: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宏观因
从高技术的基本特性分析入手,归纳出高技术具有经济技术复合性和高技术群体化性质,探讨了高技术同现代技术、前现代技术之间的差别,指出现有的技术哲学习惯于从形态角度研究
东方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发展理论的深入分析和科学阐述。在德国古典哲学基础上形成辩证唯物史观,以及在深入研究英法政治经济学和空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纵观人类发展史,可谓是曲曲折折、浩浩荡荡。人以其自身独特的力量超脱了“天地万物”,在一定意义上又超出了人的现实本身。而其“生存”作为一个深久而古朴的语言,则在这种突破
本文主要研究新媒介时代下佛教文化的传播生态所发生的质的变化,对其传播生态进行了机理分解,集中探讨了武汉市佛教在新媒介时代下所形成的佛教文化传播生态中,是如何体现出佛教
“王霸之争”是儒家政治哲学话语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自从孔孟开始,“王”与“霸”可以说是从对于历史状态的描述发展到了一种政治—哲学概念。本文所欲阐释的主题是荀子的“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