萘选择性催化加氢制备四氢萘的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82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煤化工技术的不断发展,煤及其产物煤焦的分质高值利用受到了广泛研究。其中对煤焦油进行分离和加氢可以使其附加值得到提高,不但可以从煤焦油中得到高价值的单一化合物,又可以对这些化合物进行加氢使其价值更高,从而达到煤炭高效分质利用的目的。煤焦油中萘含量约为10%,本文以萘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温高压反应釜对其进行选择性催化加氢制备四氢萘,一方面可以提高萘的附加值,另一方面以萘为模型化合物可以探究煤焦油的加氢的规律和催化剂,为煤焦油的分质和高值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支撑。采用镍和钼为活性金属,活性氧化铝为载体,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备出氧化态的Ni Mo/Al2O3催化剂。在改变金属的负载量、负载比和温度、压力、时间等工艺条件下,确定了催化剂最佳负载量为24%,镍钼负载比为1:5,最优焙烧温度为500℃,最佳工艺条件为200℃、6 MPa、8 h,在此条件下进行实验得到的评价结果为:萘的转化率为95.62%,四氢萘选择性为99.75%。在该条件下,这种催化剂的萘加氢制备四氢萘性能良好。分别使用沉淀法和凝胶-溶胶法自制活性氧化铝载体进行制备萘加氢催化剂,与工业法载体制备的催化剂进行对比,探究较好的活性氧化铝载体制备方法。利用XRD、NH3-TPD、BET、TPR、SEM等表征手段对三种催化剂进行分析研究,探索不同载体制备方法对催化剂的表面酸性、孔道结构、活性金属还原性能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凝胶-溶胶法得到的活性氧化铝载体制备出的催化剂效果最佳,萘的转化率为99.56%,四氢萘的选择性为99.43%。催化剂的表征结果也显示出凝胶-溶胶法载体制备的催化剂表面酸性较大,比较面积大,活性金属易还原。对镍钼负载活性氧化铝的不同单双金属进行不同形态的研究和磷改性研究,探究催化剂不同形态对催化效果的影响和磷改性的作用。磷改性结果显示,磷改性对几种催化剂的加氢活性分别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氧化态、还原态和硫化态Ni Mo/Al2O3催化剂的研究结果表明,氧化态催化剂的萘转化率和四氢萘的选择性都较高,最适用于萘的选择性催化加氢制备四氢萘,但硫化态催化剂则具有十分高的萘加氢活性,可以使萘完全转化为十氢萘。
其他文献
根据目标飞行器轨道高度和追踪飞行器入轨轨道高度,给出了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轨道初始相位的设计方法。针对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轨道控制要求,建立了共面相位计算模型以及轨道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胰岛素抵抗小鼠骨骼肌中mTOR/S6K1和PGC-1α的影响,分析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高脂饮食喂养8周以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后小鼠随机分为安静
针对车灯饰圈免底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BT)材料低雾化的要求,研究了羧酸钙盐、超细滑石粉和羧酸钠盐3种不同成核剂对PBT结晶性能、小分子挥发性能、雾化和GC-MS谱图的影
当今世界已进入即时通讯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各种智能通讯设备日益普及并成为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重要的交流手段,同时也给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带来了挑战与发展的新契机。人
《地学浅释》是由华蘅芳和玛高温翻译的一部重要地质学著作,1871年由江南制造局刊行。通过与其底本——英国地质学家赖尔所著的《地质学纲要》(Elements of Geology,1865)的
随着我国城镇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变得更加的重要。摆在政府面前的问题有很多,如何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改善居民的待遇,如何使农业的
考察了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SMA)、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SAG)和环氧化聚丙烯酸酯(MGD)三种反应性相容剂对ABS/PET合金性能、相容性以及相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
本文分析归纳出人才发展的自身特点,即人才链条化、优势累积化、能力素质化和学习终身化;提出了人才发展战略的5种模式:教育发展模式、科技带动模式、经济拉动模式、政策导向
本文利用一种简化烧蚀理论对纯熔化烧蚀和碳化型烧蚀进行了计算分析,在对发动机喷管试验中烧蚀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个考虑气动剪力引起的机械侵蚀的经验关系式,使理论烧
在全球市场经济竞争白热化的今天,企业管理不仅要精细化,还需要有长远发展的眼光、高瞻远瞩的战略对策。为适应这一需要,战略管理会计在管理会计的基础上运用战略管理思想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