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非催化还原与先进再燃技术的实验机理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m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显现。而燃煤电站锅炉是环境中主要的NOx排放源之一,本文希望通过低成本的方式实现对电站锅炉NOx的减排。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及更进一步的联合再燃/SNCR技术,其投资、运行成本相对SCR低的多,但仍可以获得中等乃至较高的脱硝效率,完全可以满足我国目前的NOx排放标准。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⑴通过实验结合CHEMKIN模拟的方式对Thermal DeNOx以及NOxOUT进行了研究,针对NOxOUT还特别进行了尿素热分解的实验研究。实验发现:尿素在600℃热解温度下可以在2 s内达到完全分解,温度升高对NH3的生成基本上是有利的;相同条件下,氨水将在相对稍低的最佳脱硝温度下达到比尿素溶液更高的最佳脱硝效率。而采用类似方式针对锅炉内部可燃性烟气组分对SNCR过程影响的研究结果则表明:可燃性烟气组分的增加,使得脱硝效率曲线、N2O转化率曲线、N2转化率曲线、NH3泄漏曲线、HNCO泄漏曲线整体上均持续往低温方向移动。同时本文补充研究了炉内大量存在的水蒸气以及另外添加的碳酸钠对脱硝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水蒸气量的增加,使得脱硝效率曲线明显往高温方向扩展,脱硝温度窗口将扩大,最佳脱硝温度、最佳脱硝效率都随之而升高。只要添加少量的碳酸钠,即可以使脱硝效率曲线显著往低温方向扩展,最佳脱硝效率得以明显提高;同时大幅提高尿素热分解气中HNCO向NH3的水解率。   ⑵针对不同煤阶的多种燃煤,通过高温热解的方式研究了对再燃过程具有重要作用的各类小分子挥发份的动态析出过程及所占相对比例问题。在热解研究的基础上,选用从褐煤到无烟煤的5种燃煤展开了再燃脱除NOx的实验。实验结果指出:在挥发份质量构成上,CH4、C2H4、CO及H2是最多的4种小分子还原性成分;对于煤粉再燃脱硝效果,整体上,褐煤最好,烟煤次之,无烟煤最差。   ⑶在小型管式电炉上研究了利用甲烷来模拟挥发份或天然气的先进再燃过程,发现先进再燃相对常规NOxOUT过程,可以获得更高的脱硝效率,而还原剂则宜喷入弱氧化性气氛中为佳。碳酸钠的添加,当再燃区过量空气系数较大时,在整个实验温度范围内对脱硝效率均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⑷在-410 t/h的电站锅炉上对SNCR技术的工程应用情况展开了详细的研究。实验发现,结合已实施的再燃技术,SNCR技术可以使得NOx排放在各个负荷下达到200mg/m3(标准状态,6%O2,千基)以下的要求,同时氨泄漏小于7.6mg/m3。实验还指出,层喷射流量越大脱硝效果越好,同时存在着最佳雾化蒸汽压力取得同等条件下最高的脱硝效率。
其他文献
随着空间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对太空进行了越来越多的探索。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争先恐后发展航天事业,我国也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航天技术不仅体现一个
空调能耗占通信基站总能耗很大比例,在过渡季节和冬季利用自然冷源为基站降温可以有效地降低空调能耗,节能潜力较大。通过分析通信基站能耗特点及环境要求,建立其能耗模拟模
学位
通过4年深入一线了解册亨县渔业产业发展基本现情,为找准生态渔业发展定位,深刻思考分析产业发展“痛点”“难点”,把准产业发展“脉搏”,寻找产业发展“良方”和有效力行的
期刊
随着国防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部门的迅猛发展,对轻质油品的需求量和产品的质量要求也不断升高。催化裂化加工工艺就是国内外炼油厂中用来改善原油的加工深度以及得到高品质轻质油的一种极为有效工艺流程。而在催化裂化加工工艺中一个重要的设备就是旋风分离器。它是用来将油气中所含的催化剂进行分离回收,以提供循环利用,并且可以保证后续工序的正常进行的设备。对于旋风分离器的研究,在过去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和实验的方法来开展
本文分别采用盐酸、氢氧化钠对煅烧高岭土进行改性,利用差热-热重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比表面积测试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测试手段,对高岭土改性前后的结构、
针对非共沸混合工质的温度滑移和相变区温焓关系这两个特性,建立了高温热泵实验台,对非共沸混合工质两类相变传热窄点问题展开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应用工质Z1(17%R290/83% R60
气藏中一般都会存在边底水,随着气井的深入开发,液体不能被天然气流携带而滞留在井内,形成井下积液。气井积液不可避免,只有发展排水采气工艺才能有效缓解这一问题。涡流工具
化工、石油等行业都离不开大型旋转机械,随着现代机器转速越来越高,转子平衡问题成为急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在几代学者的不断研发过程中,实现转子动平衡的方法越来越多样化并且完善化。本文提出了通过虚拟动平衡的方法来实现现场转子系统动平衡。其具体过程为首先对转子系统进行有限元实体建模,分析其转子动力学特性,进而在其平衡平面上施加定量的虚拟不平衡量,通过有限元转子动力学软件对其进行不平衡响应计算,从中求得轴承处
抽水蓄能电站以水泵水轮机为中心,但由于其运转工况非常的复杂,可能会导致不同工况之间在转化过渡时很不稳定,在某些水泵水轮机机组运行的特性曲线第一象限里中存在显著的“S”形区,机组在部分工况引发水力不稳定、效率低等工程难题,甚至出现并网困难,因此对“S”区内部流动的规律和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CFD技术对水泵水轮机进行全流道流场的数值模拟。首先本文采用SST湍流模型和SIMPLEC算
预冷发动机是高超声速飞机最有效的推进系统之一,有望作为单级入轨航天飞机或两级入轨航天飞机助推级的推进系统。预冷发动机通过预冷器或冷质注入等形式,在发动机的发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