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内支架植入治疗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nts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腔内支架植入(ESP)治疗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方法:收集我院介入科于2011年9月至2016年6月行腔内支架植入治疗的SISMAD患者24例。分析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腔内支架植入治疗等临床数据,进行随访统计。通过观察术中、术后是否发生严重并发症进行安全性评估;通过对比手术前后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scale,VAS)以及真腔受压程度评价手术疗效。  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行腔内支架植入治疗,其中17例患者行单覆膜支架植入;7例患者行双裸支架重叠植入;共植入31枚支架(17枚覆膜支架和14枚裸支架)。平均随访时间为23.15±5.27月(范围6-53个月)。在本组患者中,20例(83%)患者腹痛症状消失;4例(17%)患者仍时有腹部不适感。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平均分为8.6±1.4分(7-10分),术后VAS平均分为0.9±0.4分(0-3分)。术前肠系膜上动脉(SMA)真腔受压程度平均值为80.8±3.4%(46%-100%);术后SMA真腔受压程度平均值为9.3±1.6%(0-16%)。无死亡及发生严重并发症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CTA检查,24例(100%)均显示支架位置良好,支架内血流通畅;5例(22%)夹层再发,其中1例仍有餐后腹痛者再次行支架植入治疗后,腹痛逐渐缓解,其余4例无任何临床症状,继续随访观察;1例(4%)于SMA远端出现新发夹层,因其无任何症状,未作进一步处理。在本组研究中,对于夹层再开放的发生率,双裸支架重叠植入和单覆膜支架植入的患者中以及在症状缓解和症状不缓解的患者中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对于症状性的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如不伴有肠缺血坏死以及破裂出血等风险,腔内支架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在随访过程中少部分患者夹层有可能再发,但并不影响其症状的改善。
其他文献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翻转课堂、多媒体技术、启发式教学等新兴的教学思想在课堂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起到了显著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各种教学手段
在高职语文中应用情景化教学,能够针对性地将文学中的场景、意境等内容进行情景创设,让学生在场景中理解文章并进行深入学习.本文主要探讨新媒体背景下高职语文情景化教学问
幼儿平时在幼儿园进行最多的活动就是游戏,游戏活动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和认知世界的能力.游戏是幼儿在幼儿园最常见的活动之一,幼儿园如果想
研究目的:中职卫校篮球翻转课堂教学实验研究,为中职体育教学开创改革先河.研究方法:①文献资料法;②问卷调查法;③实验法;④数理统计法.研究结果:笔者选择中职卫校篮球教学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是我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在教育和学习过程中都有较大难度,是培养商务英语和国际贸易人才的基础之一.本文结合
社会治理能够针对国家治理中的社会问题,发挥出多元治理的作用,对改善民生和化解社会矛盾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因此需要高度的重视政府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