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tion,SMILE)手术前和术后早期夜间视觉质量的变化,探究瞳孔直径对术后早期夜间视觉质量(散射、主观视觉感受)影响,进一步探索并分析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预矫屈光度、术后残余屈光度对术后早期夜间视觉干扰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系列观察研究。纳入行SMILE手术的预设光学区直径6.6mm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49例49眼(均选取右眼进行分析)。Colvard瞳孔计测量术前中间视觉环境下瞳孔直径,并以测量结果分为小瞳孔组(≤5.5mm)、中等大小瞳孔组(6.0-6.5mm)及大瞳孔组(≥7.0mm)。应用C-Quant散射光计量仪测量术前术后散射值;应用视觉质量问卷评估SMILE术前、术后1周及1月时夜间视觉干扰症状,计算各维度问卷得分;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问卷得分、散射值比较采用重复测量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瞳孔直径分组间问卷得分、散射值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使用Bonferroni法,分析瞳孔直径与年龄、屈光度的关系以及瞳孔直径对术后问卷得分、散射值影响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索年龄、性别、术前术后屈光度、术后裸眼视力对问卷得分影响采用回归分析。结果1.术前0.2lux照度环境下瞳孔直径平均值为6.60±0.68mm,瞳孔直径与年龄呈负相关(r=-0.351,P=0.013),与等效球镜度、球镜度和柱镜度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209、-0.238、-0.158,P=0.149、0.099、0.277)。2.SMILE术后1周、1月时散射值较术前无明显变化。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月时,不同瞳孔直径分组间散射值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均未见显著性差异,对瞳孔直径和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时散射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均未显示明显相关性。3.SMILE术后1周时,夜间眩光、光晕、星芒以及雾视、视物模糊得分均较术前提高,术后1月时,夜间眩光、光晕、星芒以及雾视、视物模糊得分均较术前提高,而术后1周和1月时得分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SMILE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月时,不同瞳孔直径分组间夜间眩光、光晕、星芒得分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均未见显著性差异,对瞳孔直径和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时夜间眩光、光晕、星芒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均未显示明显相关性。5.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对术后1周、1月夜间视觉干扰症状有影响的术前、手术、术后相关参数,术后1周时眩光的影响因素为年龄(决定系数R~2=13.8%),术后1月时眩光影响因素为年龄(r~2=26.5%)和预矫正等效球镜度(r~2=6.6%)。术后1周夜间眩光发生频率与年龄呈正相关(r=0.382,P=0.007),术后1月夜间眩光发生频率与年龄呈正相关(β’=0.600,P=0.000),与预矫正等效球镜度(β’=-0.271,P=0.039)呈负相关。结论1.近视眼人群暗环境下瞳孔直径平均值为6.60±0.68mm,瞳孔直径与年龄呈负相关,与屈光度无相关性。2.SMILE术后早期夜间视觉干扰症状发生频率较术前增加,散射值较术前无明显变化,提示其夜间视觉质量有所下降。3.瞳孔直径对SMILE术后散射值以及早期眩光、光晕、星芒等夜间视觉干扰症状的发生无显著性影响。4.年龄可影响SMILE术后早期夜间眩光的发生频率,年龄越大,术后夜间眩光越严重。5.预矫正等效球镜度可影响SMILE术后早期夜间眩光的发生频率,预矫正屈光度数越高,术后夜间眩光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