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议论文写作中因果类话语标记语的使用情况——一项基于语料库的调查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8225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语标记语是一种“词汇类别”,主要表现现时话语与前一话语之间的某种联系,他们包括连接词,介词短语,状语性短语等。(Fraser,1999)在连贯理论视角下,话语标记语作为一种衔接手段,对文章的连贯起到重要作用,是构建语篇的必需因素。(Chen,2006)而关联理论框架下,人们更关注语句和语境之间的关系,将话语标记语看作作者给予读者的提示,(陈新仁,2002)以达到最佳关联和最大关联。总而言之,话语标记语在增强文章的连贯性和关联性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果类话语标记语主要用来表达一种逻辑上的因果关系,作为话语标记语的一类,对文章整体的写作效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当今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写作中对话语标记语的使用还存在很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章的整体效果。考虑到当今大学生写作大多以议论文为主,且议论文本身作为一种表达论点论据间因果关系的说理性文体,因果类话语标记语在其中运用较多且地位重要,本文确定在议论文写作中研究中国非英语大学生因果类话语标记的使用情况。本文设定了以下6个研究问题,对其着重进行讨论:   1.不同水平的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议论文写作中因果类话语标记语的使用呈现什么特点?   2.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与母语大学生议论文写作中因果类话语标记语的使用有何差异?   3.与母语大学生相比,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议论文写作中是否存在因果类话语标记语过度或过少使用的情况?   4.与母语大学生相比,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议论文写作中是否存在因果类话语标记语的不合理使用情况?又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这些不合理使用情况?   本文将选取CLEC中的ST3和ST4和LOCNESS中的议论文,对其中因果类话语标记语的使用进行对比研究。其中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将在数据库处理软件WordSmith和微软办公室软件Excel的协助下完成。通过研究,本文发现:   1.总体来说,随着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因果类话语标记语在议论文写作中的使用密度和多样性都有所提高。   2.与母语大学生相比,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因果类话语标记语的使用密度偏高,多样性偏低。   3.与母语大学生相比,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议论文写作中存在因果类话语标记语过度和过少使用的情况,其中so,because占据较大比例,鉴于so,because在口语中使用较多,本文推断出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写作中对因果类话语标记语的使用有一定的口语化倾向。   4.与母语大学生相比,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还存在副词性因果类话语标记语位置使用不当,因果类话语标记语滥用、误用、混淆等不合理使用情况。基于上述研究,作者总结出了影响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写作中因果类话语标记语合理使用的三个主要因素:母语迁移、输入偏差及一些认知因素。   最后,基于上述研究和讨论,本文提出一些教学建议以增强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对因果类话语标记语的正确使用。
其他文献
副语言,也称类语言或伴随语言,一般指的是伴随话语而发出的无固定语义的声音,其通常在人们口语交际中辅助常规语言传递信息,对于人们口语信息的充分表达与理解起着极为重要的
光法一直都是很多DOTA玩家最爱的英雄之一。一方面因为这个英雄确实拥有着超强的实力,他的三个小技能外加大招附带的两个技能,无一例外都是神技。虽然这些技能可能不如某些英雄的技能那么简单暴力,但玩家如果能掌握好诀窍的话那就能带来巨大的收益,对于高手来说,这种上限和下限都很高的技能,最适合用来展现自己的技巧了。  另一方面,光法的战术套路也是变幻莫测,复杂到很难用一篇数万字的攻略也很难完全说清楚。所以,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来临,我国与世界各国间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交流合作日益频繁,同时对跨国际高科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当今国际环境下,学生掌握专门用途英语十
在中国《圣经》的翻译始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在这期间随着《圣经》的传播,不断有翻译家对《圣经》译本进行修改与重译,由此产生的翻译观也不断发生改变。本
《狐火:一个少女帮的自白》是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一部力作。小说以第一人称视角叙述了马迪·沃茨及其四个伙伴由单纯无辜的受害者成长为残忍的施害者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