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明确诊断为动脉硬化的患者进行体质辨识,探讨动脉硬化患者群体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以及与年龄、性别、吸烟、嗜酒、运动、超重或肥胖、尿酸、血压、血糖、血脂等因素的相关性,为防治动脉硬化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通过运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2015年1月-2015年12月广州市黄浦区长洲街道、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分院体检科、心血管科确诊为动脉硬化符合纳入标准的400名患者,在其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体质调查,记录被调查者人口学资料、日常生活习惯、病史、用药史、检查及实验室检验结果,并应用相关统计学方法对不同体质与与性别、吸烟、嗜酒、运动、超重或肥胖、尿酸、血压、血糖、血脂等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为动脉硬化性疾病前期干预提供依据。结果:1.共收集符合的动脉硬化(Arteriosclerosis, AS)患者400例,年龄40-65岁,平均年龄56.3±6.53岁,其中男181例,女219例。其中痰湿质92例(23%),血瘀质88例(22%),气虚质60例(15%),湿热质54例(13.5%),阳虚质46例(11.5%),阴虚质23例(5.8%),平和质19例(4.8%),气郁质18例(4.5%),特禀质0例。而AS男性患者中,体质分布为痰湿质(29.3%)、湿热质(20.4%)、血瘀质(19.9%)多见;而女性患者中,体质以血瘀质(23.7%)、痰湿质(17.8%)、气虚质(17.4%)、阳虚质(16.4%)为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动脉硬化患者不同体质类型间,性别构成比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而各年龄段构成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气虚质、湿热质、痰湿质、血瘀质四个主要体质组间UA、>TG、HDL-C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气虚质AS合并高血压病者37例,湿热质合并高血压病者25例,痰湿质合并高血压病者64例,血瘀质合并高血压病者52例;不同体质组间并发高血压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后可知,痰湿质合并高血压病的发生率高于湿热质(P<0.05)。气虚质AS合并血糖异常者21例,湿热质合并血糖异常者26例,痰湿质合并血糖异常者40例,血瘀质合并血糖异常者42例;不同体质组间并发血糖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质AS合并血脂异常者52例,湿热质合并血脂异常者47例,痰湿质合并血脂异常者82例,血瘀质合并血脂异常67例;不同体质组间并发血脂异常差异无意义(P>0.05)。5.不同严重程度AS患者的体质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轻度AS患者中以血瘀质、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为主,中度AS患者体质分布以痰湿质、血瘀质、湿热质、气虚质为主。6.采用Spearman得出,AS患者的严重程度与合并危险因素的个数呈正相关(r=0.439,P=0.000)。7.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得出,是否吸烟、是否嗜酒与气虚质AS的发生有显著性相关性(P<0.05);是否吸烟、是否嗜酒、有无血压异常与湿热质AS的发生有显著性相关性(P<0.05);性别、是否吸烟、是否缺乏运动、是否超重/肥胖、有无血压异常与痰湿质AS的发生有显著性相关性(P<0.05);有无尿酸异常、有无血脂异常与血瘀质AS的发生有显著性相关性(P<0.05)。Logistic结果示,吸烟(OR 3.098)、嗜酒(OR 9.078)可能为湿热质AS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OR 2.177)、缺乏运动(OR1.976)、超重或肥胖(OR 3.095)可能为痰湿质A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在血瘀质AS中血脂异常的OR值(风险比)为0.530。结论:1.AS患者体质以痰湿质、血瘀质、气虚质、湿热质为主。男女间主要体质有所差异,男性患者中,以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多见:女性患者中,以血瘀质、痰湿质、气虚质、阳虚质为主。不同严重程度的体质也有所不同,轻度AS患者中以血瘀质、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为主,中度AS患者体质分布以痰湿质、血瘀质、湿热质、气虚质为主。2.不同主要体质组间并发高血压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AS患者中合并危险因素个数越多,AS的严重程度可能越高。4.吸烟、嗜酒可能影响气虚质AS的发生;吸烟、嗜酒、血压异常可能影响湿热质AS的发生;性别、吸烟、运动、超重或肥胖、血压异常可能影响痰湿质AS的发生;尿酸异常、血脂异常可能影响血瘀质AS的发生。吸烟、嗜酒可能为湿热质AS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缺乏运动、超重或肥胖可能为痰湿质AS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