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增长需要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中低速增长阶段,在此阶段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增长需要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我国居民消费多以必要性支出为主,随着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居民日常消费有了广泛的空间,更多消费潜力亟待挖掘。同时在金融方面,过去单一的金融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居民的多元化需求,而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产生的互联网金融也不断冲击着传统金融体系。以技术和信息为基础的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通过控制交易成本,减少流动性约束,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僵化的金融模式。多样化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和便捷、差异化的金融服务,使互联网金融更能发挥长尾效应,促使我国居民消费快速增长。虽然我国城镇化水平提高,城镇人口不断增加,但是近几年城镇居民消费占收入比例持续下降,因此挖掘城镇居民的消费潜力意义重大。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背景分析,了解到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给居民带来更多的消费选择。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现状的分析,发现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区域差异。结合消费理论和互联网金融理论探究互联网金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讨论在现实中互联网金融如何影响居民日常生活,提出互联网金融对居民消费有积极影响但不同省份影响会有不同的假设。并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整体上有助于促进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提升,但是不同区域影响不同的结论。根据结论本文认为应该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提高覆盖率,充分释放城镇居民消费潜力,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和消费升级。互联网金融在促进居民消费,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同时,由于其准入门槛低、市场活跃度高、监管难度大,所以时有不规范行为发生,如P2P平台频繁出现交易欺诈、信息泄露、消费者权益难以保障等现象,在2018年P2P平台更是集体大规模退出市场。因此,在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要完善监督条例,加强监督管理,促使互联网金融向健康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