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在贵金属Pd和Pt表面吸附特性的理论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hem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态分子和过渡族金属表面的相互作用是很多重要工业过程的基础,这些工业过程包括金属的氧化、腐蚀以及异相催化等等。从微观水平上对其进行理论研究,可以获得表面吸附和扩散的动力学信息,这有助于人们认识吸附质和金属表面的相互作用机理。本文以Morse函数和嵌入原子方法(EAM)构造了金属—金属、氢—氢和氢—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势,系统地计算了氢原子在Pd和Pt低指数表面(100)、(111)和(110)表面的吸附和扩散。计算结果表明,氢原子在Pd和Pt三个低指数表面上的稳定吸附位置都是配位数比较高的位置。在Pd(211)和Pt(211)表面上,氢原子最稳定吸附于台阶边缘的四重洞位H5,与此类似的H/Pt(533)系统的实验结果也得到相同的结果。在Pd(311)和Pt(311)表面上,氢原子在台阶边缘的H4位置具有最低的吸附能,氢原子在另外两个三重洞位Hf和Hh上的吸附能比H4略高一点,因此我们认为,当覆盖度比较低的时候,H4位置是氢原子最优先占据的位置,Hf和Hh位置只有在氢原子覆盖度比较高的时候才会和H4一起成为氢原子的稳定吸附位置,我们的计算结果与H/Pd(311)系统的高分辨率电子能量损失谱实验是吻合的。根据我们的计算结果,氢原子在Pd(511)表面稳定吸附于平台表面的四重洞位H1和H2,在Pt(410)表面上最优先占据二重桥位B。最后,我们计算了氢原子在Pd和Pt纳米团簇上的吸附,计算结果表明,氢原子在团簇上的吸附能一般都比无限大表面的吸附能低,相应的吸附高度也会变小。
其他文献
球形托卡马克为聚变能的商业应用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中国联合球形托卡马克SUNIST以真空室的环向和极向都有绝缘隔缝为结构特征.该装置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低环径比等离子体的
本文的研究内容是在ITER环境下工作的软X射线相机系统。由于ITER装置的设计参数高且物理环境复杂,导致软X射相机的设计变得非常复杂。文中回顾了I T E R托卡马克的背景和物理
考虑轮胎侧偏特性的非线性,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非线性两自由度汽车紧急避让转向模型,并通过实车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基于汽车操纵稳定性评价和单神经元自适应PID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联合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效果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将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使用中药灌肠结
本文采用1979—2005年中国、美国、日本、印度、俄罗斯和中国台湾的国防实力数据,建立了理查森军备竞赛模型、协整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分析了中国、美国、日本、印度、
<正>为响应国家"互联网+"发展战略,宁波市提出建设全国首家云医院。云医院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大数据技术,打造的集健康咨询、健康管理、疾病预防、病后康
目的探讨皮肤的极限扩张率及极限扩张后皮肤超微结构的变化特征,以进一步优化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方法以6只白色小家猪作为实验动物,制作重叠扩张术的极限扩张和常规扩张动
目的探讨miR-221/miR-222在胶质瘤患者脑脊液中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31例胶质瘤患者和33例非胶质瘤患者的脑脊液miR-221/miR-222表达水平,并采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