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内生增长理论产生以来,国际上关于技术溢出的讨论就成为经济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论题,根据该理论,内生的技术进步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而技术溢出对一国的技术进步水平具有相当的重要性。一国的技术水平不仅依赖于国内研发资本的投入,还依赖通过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渠道产生的国外研发资本。长期以来,许多国内外学者通过检验证实了这几种渠道能带来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但是往往都是以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虽然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外汇储备的持续增加,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逐渐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但是大都集中在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和产业升级等方面,对技术的逆向溢出研究少之又少。鉴于此,本文从对外直接投资角度出发,并借助计量模型分析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这对于我国成为投资大国,理性客观地看待当前对外直接投资形势和科学合理地制定相关政策建议,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在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方面进行梳理,进而在此基础上分析对外直接投资所产生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机制和路径选择。其次结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特点,为后面的实证分析提供现实的依据。最后建立模型剖析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问题,运用我国21年的统计数据实证检验各个渠道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和各自产生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大小。基于前面理论和实证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没有显著的正效应。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内研发资本均产生了显著的积极作用,说明我国的技术进步主要还是靠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渠道溢出的国外研发资本和国内的研发资本。鉴于此,本文根据实证检验结果和对外直接投资现状的分析,从宏微观两方面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