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算是高校重要的经济管理手段,预算管理又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高校预算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但是教育经费供给的有限性和资金需求的无限性矛盾日益突出,如何科学、规范、有效的配置教育经费资源,如何加强高校的预算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公共财政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高校预算管理的特点,深入分析了我国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境)外高校预算管理的经验,从中得到启示,提出加强我国高校预算管理的对策建议。因此,本文探讨高校的预算管理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在结构上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前言。该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框架以及本文的主要贡献点。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适应社会义市场经济发展,建立公共财政支出的要求;二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要求;三是促使学校加强内部管理,增强学校办学实力的要求;四是实施财务监督和控制,加强高校理财职能的要求。第二部分,预算管理的理论分析。鉴于本文是以公共财政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为理论基础的,所以该部分对财政学的公共财政理论和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作了基本介绍,并以上述两个理论为基础,对高校预算管理进行了分析。公共财政理论将高等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政府应当根据高等教育这种准公共物品的特性,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财政政策,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促进高等教育公平。从委托代理理论出发,委托代理观下的高校,实际上就是一个复杂的委托代理模型,具体表现为,一是高校与外部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二是高校内部之间呈现的出多层次、相互交错的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观下的高校预算管理,当委托代理理论将高校定义为一个复杂的委托代理模型时,解决高校的委托代理问题的核心就在于委托人(所有者)通过某种合理的机制安排下使代理人(经营者)努力实现委托人的效用目标。预算管理正是这样一个建立在高校委托代理关系基础之上,用以解决高校内部委托代理问题的契约机制。第三部分,我国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通过分析,我国高校预算管理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预算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第二,预算管理观念方面的问题;第三,预算编制方面的问题;第四,预算执行与控制方面的问题;第五,预算考核与评价方面的问题。并对每个方面的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具体分析。第四部分,国(境)外高校预算管理的比较分析与启示。该部分主要介绍了美国、澳大利亚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高校预算管理的主要作法。结合我国高校预算管理的实际,分析借鉴国外、香港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经验,对加强我国高校的预算管理,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第五部分,加强我国高校预算管理的对策建议。该部分,首先论述了要加强我国高校的预算管理,必须要树立全新的预算管理理念。其次论述了高校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必须确立的预算管理原则。第三,重点论述了加强我国高校预算管理的对策建议,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完善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建设,分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监督层四个层次,建立起有效的预算编制、执行和考核相互的权利制衡机制。二是根据高校的战略规划、年度具体工作目标制定预算目标。三是编制科学合理的预算、树立预算管理的权威,重点论述了如何编制科学合理的预算:1.开展摸底调查,掌握预算基础资料;2.结合高校实际,制定具体的预算管理规章制度;3.提前编制学校预算,将部门预算与校内预算合编一本预算;4.运用全面预算的思路,合理编制综合预算,全面反映预算收支;5.制定分类分档定额,科学编制基本支出预算;6.以项目资金效益为立足点,编制项目支出预算;7.采用滚动预算编制方法。四是严格实行预算的刚性管理,强化预算的控制约束力。五是加强预算审计监督与绩效考核、制定相应的配套奖惩措施。第四,高校预算管理应处理好日常运行与发展,重点与一般,教学、科研与管理等几方面的关系。本文研究的贡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从公共财政的角度对高校预算管理进行研究。本文选择以高校预算管理为研究对象,一方面希望能够从合理配置教育经费资源角度出发,为高校如何加强预算管理提供思路和借鉴,另一方面也希望该文能够有助于完善和丰富高校预算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2)本文采用规范的研究方法,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将预算管理全程看作是高校与国家、高校内部一系列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签约、履约和解约,将预算经费作为是履行相关职能的委托费用,为研究高校预算管理提供了更加系统、全面的思路。本文研究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本文主要是侧重理论方面的研究,没有用案例来进一步对论文中提出的加强我国高校预算管理的对策建议的具体应用。(2)由于本人的学术水平有限,对高校预算管理的研究不够深入,论文中值得商榷之处还很多,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