μν超对称模型中B→Xsγ的修正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标准模型是描述电弱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并自洽的解释了几乎所有的实验观测数据。但人们依旧相信标准模型只是电弱能标下的有效理论,因为它不能解释规范等级,中微子质量以及宇宙中正反物质不对称等问题。本文第一章简单的介绍了标准模型及其最小超对称扩充;第二章主要描述了μv超对称模型(μvSSM),该模型中引入了三个单态右手的中微子超场以解决最小超对称模型中的μ问题,并且该模型可以通过跷跷板机制产生三个微小的马约拉纳中微子质量。论文第三章在μv超对称模型中研究了稀有衰变(B)→Xsγ,通过费曼图振幅的展开计算得到威尔逊系数进而得(B)→Xsγ衰变的分支比,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合理的参数设置下,考虑到希格斯粒子质量约为125GeV左右的限制,该模型能够提供较大的修正使理论结果更符合实验值。
其他文献
卫星平台振动和反射镜震颤会引起遥感图像中的振荡畸变。这类畸变难以通过常用的几何校正方法消除。对此,提出了一种使用压缩感知的几何校正方法。该方法基于有理函数模型(RF
来自宇宙空间的高能宇宙线粒子进入地球大气层后,与大气原子核等发生相互作用,产生大量的次级粒子,这一现象称为广延大气簇射。广延大气簇射次级粒子,特别是其中的带电粒子与地球
近年来,镧系离子掺杂上转换发光材料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Yb3+-Er3+共掺β-NaYF4由于上转换发光效率高,是目前研究最多的上转换发光材料之一。随着单分散纳米粒子制备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