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住宅建筑智慧热网节能技术研究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bue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中供热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项民生大计,关乎着成千上万居民的冬季室内生活质量。集中供热系统如果能够科学运行,不仅能够为居民带来舒适的用热体验,还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但在现实中集中供热系统多为人工操作管理,再加上管网的耦合性以及建筑的热惰性,导致供热系统很难高质量运行,不仅造成了用户“冷热不均”,还增加了能耗。随着物联网技术在众多领域的应用发展,使得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传统集中供热成为可能。本文以天津市嘉春园小区二次网为实验对象,借助天津市久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久沃能源管理系统操作平台进行实测。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详细介绍了二次网智能调节系统的工作原理并且指出了该系统的工作流程路线,阐述了二次网智能调节系统的技术路线并总结了该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并以此为基础搭建了嘉春园小区二次网智能调节系统。其次以楼栋23-1、23-2为代表分析了2018-2019、2019-2020两个供暖季楼栋热力入口处的流量、供回水温度以及热用户的室内温度采集数据,发现两楼栋间的水力不平衡程度在减小;实际供热曲线与设计供热曲线有较大差距;热用户的室内温度均达到天津市供热标准。对二次网在2017-2018、2018-2019、2019-2020三个供暖季的水力失调度、供热量进行分析,发现管网的水力失调现象改善效果明显;2018-2019、2019-2020供暖季较2017-2018供暖季供热量都有相应减少,节能效果明显。其中2019-2020供暖季与2018-2019供暖季相比,在相同采集间隔内的供热量减少了1.8%。最后建立了嘉春园小区二次网水力工况数学模型并用于管网的水力平衡调节。水力失调楼栋占比从2017-2018供暖季的38%降到2018-2019供暖季的18%再降到2018-2019供暖季的0,调节效果明显。以楼栋23-1两个采暖季采集日期的供回水温度数据为模型,应用MATLAB软件中的polyfit函数对供回水温度与当日室外日平均温度的关系进行拟合,得到了新的供回水温度与室外日平均温度的函数关系。综上,证实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传统供热的可行性,可以为解决传统供热中所存在的问题带来一些实质性的参考。
其他文献
锂硫电池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和能量密度,分别达到1675 mAh/g和2600 Wh/kg,具有原料来源广,无毒无害,成本低的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作为电池的重要元素之一,电池隔膜主要起到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开,并避免了电池的短路。目前,商业锂电池隔膜仍主要基于聚烯烃膜。然而,这样的隔膜具有差的电解液润湿性和保液性,以及差的热尺寸稳定性,并且可能导致电池短路甚至爆炸。特别地,难以抑制锂硫
本文以飞机发动机余热为热源,提出了一种基于热管的余热回收利用系统。以该系统中传热核心部件热管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经过压扁弯曲形变处理后的热管进行理论分析,最后在试验的条件下对定点弯曲以及整体弯曲的压扁热管进行探究,得到了热管应用于本系统的可行性。全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根据飞机余热的发生位置以及回收机理,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热管的飞机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建立该余热回收系统的系统模型,对构成该系统的四大模
传统的发动机冷却系统主要由机械和皮带传动装置组成,与发动机转速直接耦合,存在效率低和性能差等缺点,不能满足严格的排放标准。国内外各大主机厂均开始采用电控设备代替传统机械装置,并配合“发动机热管理”策略,从系统角度对发动机热量进行控制,以满足相关标准。本文研制了一款发动机热管理测控装置,并提出了一种非线性自适应热管理控制策略,可用于辅助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电控设备的开发和控制策略的研究。首先,本文针对多
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左右,我国的工程建设企业就已经走出国门并参与国际工程建设。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我国“走出去”的战略的实施,我国的工程建设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工程领域的竞争,已经占据了国际工程市场的相当一部分份额,与国际大承包商相比,我国工程建设企业的管理水平仍有较大差距,项目经常出现延期和亏损。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工程市场的竞争,很多在校研究人员及国际工程管理者开始对国际工程索赔进行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以及我国“一带一路”、“雄安新区的规划与建设”、“京津冀一体化”等重大战略的实施,建筑业迎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同时由于国内国际环境的变化导致行业内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国内房屋住宅的限购限价政策的实施,进一步加剧了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对建筑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在此环境下,改变管理模式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施工进度是反映工程项目实际状况的一
大型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是以理论为指导,通过管理方法的应用从而实现对建筑工程有计划、有组织的控制,使工程能按照预定的总工期按时完工,节约开支。目前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的管理者还是较多凭经验进行施工进度的管理。本文对关键路径法和运用Project软件的优势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此基础上,论证了运用Project软件进行大型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它可以提高对项目进度和成本的控制水平,
智慧科技向各领域的快速渗透,为我国的养老难问题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与挑战,也为居家和社区智慧养老提供了技术支持。本课题针对健康养老设施对老年用户需求不适合、功能不适用等问题,从适老化设计出发,结合感性工学、数量化理论I、RE-FBS模型等理论与方法,提出基于四维适老化的用户需求提取方法,并设计一款符合老年人审美需求、功能需求、交互需求、情感需求的适老化健康一体机。首先,从理论层面,对适老化设计的概念
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性需求不断提升。为维修和更换部分故障或到期设备建立的设备维修项目具有项目类型广、数量多、工期短等特点,且往往安全、质量管理更受到重视,忽视进度管理的重要性。长时间的项目延期会造成设备故障时间过长或故障风险增加,影响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通过对大量延期项目的分析,发现公司在项目进度管理方面存在管理要求不精细,人员职责划分不明确,业务流程不具体,进度计划制定与执行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国家和人民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城市中心建筑、还迁建筑、公租建筑等各个建筑领域,迫切需要一种质量好、节能、环保、工期短、人力少的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显然,现有的传统建造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我国的装配式建筑规划自2015年以来密集出台,装配式建筑以其施工质量好、节约能源、绿色环保、节省工期、节约人力的独特优势成为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建筑趋势。而在装配式建筑得到迅
随着工程建设水平和品质的不断提升,国内住宅工程建设已不再像十多年前追求的高效、不计成本和质量的开发模式,打造精品质工程逐步成为主流趋势。国内住宅工程从一线城市到地方,政府和民众越来越重视工程的质量,建筑企业提升自身质量管理水平对于其生产和发展将起到决定性作用。对此,本文结合住宅工程质量全过程管理和控制的相关理论和控制方法,重点分析了过程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量化评价以及实际工程应用等方面。具体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