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投壶既是古礼,又是古代甚为流行的一种游戏。在整理了《礼记·投壶》篇、《投壶新格》、《投壶仪节》、《壶谱》、《壶史》、《投壶考原》等投壶专门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主要研究投壶的古礼和游戏内涵及其发展转变。 首先,从《礼记·投壶》篇考辨入手,梳理投壶礼仪在人员、用具、场所、程式方面的仪制,及其体现的“正己观德”内涵和礼乐教化目的。 其次,分析投壶娱乐化的转变过程,这个过程有文人雅戏和百姓游戏两个阶段。投壶活动,在汉代以前,多注重其中蕴含的礼仪教义;魏晋以後,逐渐演变成文人雅戏,强调其中的雅趣;而明清时期,渐渐成为百姓游戏。从礼仪到雅戏再到游戏的转变中,戏耍的成分越来越重,而礼仪教义的成分偏弱。至北宋,以司马光为代表的儒士群体,痛斥当时流行的投壶花式有违古礼中正导向,意欲纠正时风,恢复古礼仪制。但是,根据明清投壶文献来看,司马光们的努力是不成功的。投壶活动,在清代演变成为百姓游戏,不仅男子喜爱参与,妇孺也热衷戏耍。总而言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在不同阶层和情境中,投壶活动呈现彻底世俗化和礼教标本两极分化的状态。投壶活动在民国时期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