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我国有着复杂的气候、社会、经济状况,但在近年的住宅建筑设计当中却出现了非常严重的趋同趋势。当代中国住宅的建设自始至终都伴随着多重矛盾,不仅是经济、使用功能的制约与建筑表达的矛盾,同时还有大规模建造与人居环境、地域性反应之间的矛盾。本文从对中国住宅建筑设计的趋同性和大规模城市化过程中如何再现传统和地域性特色等方面出发,对相关问题和概念予以梳理并从不同的角度发掘地域性在指导住宅设计当中所体现出的新的价值。文章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对地域性概念的各个层次进行了分析,描述了住宅建筑在地域性表达方面的特点;其次总结了建国后各时期内我国住宅设计地域性表达的历程;总结分析了住宅地域性设计的各个生成要素,并提出了新的观察和应用这些要素的方式以影响住宅设计;之后是对我国近年来几个非常突出的具有地域性实践意义的住宅作品进行分析;最后对于传统民居对于当代住宅的启示,外国建筑师在中国住宅作品的影响予以评述,并对未来我国地域性住宅设计进行了展望。文章的重点是以地域性所包含的多层次意义重新分析了地域性表达的各个影响要素,并且放置在超速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将住宅设计的表达的内容进行了拓展和再次诠释,从多样的角度和方式影响住宅建筑设计。
现在无论中国建筑还是城市,都来到了一个发展的关键点,在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学习和经验总结之后,中国建筑和城市都指向了对自身地域特色的反应上。之所以用“反应”而不是“反映”,因为地域性要求我们从思想上对其价值产生判断和回应,而不只是在形式上和图像上的描述,并从相关的设计概念和空间概念当中重新阐释地域性。住宅建筑作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须场所和最大规模兴建从而决定着城市乡村形态的建筑类型,必须扎根于特定的地域条件才能成为成功的住宅设计。事实证明,对地域性的关注能从概念和设计方法上对住宅建筑的设计进步有非常大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