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微生物电化学系统的基质与构型调控及菌群分析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_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众多生态修复的工艺方法中,人工湿地的研究和应用受到广泛关注,但其仍未满足污染物深度处理的工艺要求,亟需对人工湿地技术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创新。随着生物电化学技术的理论的发展,衍生出微生物燃料电池和微生物电解池等构型。本文以人工湿地耦合生物电化学为主要方法,研究水体污染物去除转化过程。本文研究不同基质的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对污染物的产电去污效果;同时探索以磁黄铁矿作为基质的不同电化学强化人工湿地: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CW-MFC)、人工湿地微生物电解池(CW-MEC)和人工湿地微生物电解池与燃料电池耦合的性能并对功能菌群进行分析。取得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采用钢渣、海绵铁和磁黄铁矿三种不同的基质构建生物电化学强化型人工湿地,海绵铁-MFC获得的最大功率密度(11.025 m W/m2)优于磁黄铁矿-MFC(2.048 m W/m2)、钢渣-MFC(0.091 m W/m2)。三者差异明显,这些结果归因于基质电子传导性质的不同,海绵铁-MFC内阻相较其他两种基质内阻更低,海绵铁具有更优良的电子转移通道。2、三种基质的CW-MFC系统和传统人工湿地系统运行60 d,对比各基质在系统中去除效果。从各污染物的去除率可知,电化学过程强化了微生物利用碳源产生的电子,增强了COD去除效果。TP的去除可以通过基质的吸附沉淀、微生物吸收代谢以及电化学过程中基质的铁离子的释放再沉淀过程去除。海绵铁-MFC的污染物去除性能优秀,但海绵铁基质促进了异养反硝化的过程。耦合电化学系统中的MFC产生的电流供给MEC进行电解反应,并不直接介导给阴极附近的异养还原氨功能微生物。耦合系统的优势在于产电与MEC使用的能量自持形式的污染物去除模式。3、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表明:从微生物群落分析可知MFC组与CW组的多样性差别较大,MFC组对电活性微生物、硫氧化菌、硫还原菌的选择性富集能力强,对COD的去除能力强,这与MFC组的产电性能正相关。根据LEFse分析可知,MFC组的特异性微生物比CW组少,说明MFC组的微生物功能更加集中,这与特征微生物的菌群丰富对应。磁黄铁矿基质的CW-MFC较CW-MEC的物种复杂度更高,CW-MEC和CW-MFC两组与CW相互重合,说明CW-MEC和CW-MFC的部分微生物群落和功能与CW有本源相似性。由RDA分析可知TP的去除与硝态氮和氨氮无显著相关性,TP的去除与COD、总铁的浓度有着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本论文研究了不同基质的MFC和不同类型的电化学强化装置对水体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系统地揭示了生物电化学构型对污染物去除的转化过程和耦联机制,为更高效地利用生物电化学技术强化水体生态修复修复提供关键信息,为大规模集成型人工湿地-生物电化学系统在实际污染水域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数。
其他文献
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化石燃料大量燃烧,加大了环境负荷,解决环境问题迫在眉睫。其中开发绿色能源代替化石能源和降解环境污染成为目前解决环境问题的两种主流方式。太阳能是一种绿色,可持续的能源。人类生活中80%的活动通过催化反应进行,因此通过太阳光驱动催化解决环境问题是一种可行,经济的方式。太阳光驱动催化方式主要包括光催化、光电催化、光热催化等,然而光催化和光电催化效率太低,光热催化需要高密度的光源驱动
随着国内工农业经济的高速发展,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不断上升,对人类造成的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利用光催化降解是有效去除有机污染物的途径之一,发展高效新型多孔材料是光催化降解技术的核心任务。金属有机骨架(MOFs)具有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大和热稳定性好等优点,是一类非常有应用前景的光催化材料。近年来,MOFs复合材料的合成与应用也引起了科学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本研究将具有优异的可见光吸收能力、电子传输能
近些年来,随着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加大,大气污染情况越发的严峻,其中微细颗粒污染物对人类的正常生存与发展造成的威胁尤为严重。静电除尘技术作为烟气净化处理主要手段,在发电、化工、建筑等需要工业除尘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静电除尘器对粒径极小、荷电量小、受离子风影响大的微细颗粒物的去除效果依然不甚理想。文章以更深入的了解除尘器运行时内部流场分布状态和减小离子风流对静电除尘工作的负面影响为出发点,对颗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毒性强,不易降解,在环境中残留时间长,对生态系统以及人类健康会产生巨大危害。PAHs污染的两个主要来源包括环境沉积和食品的热加工。环境中的PAHs沉积后通过呼吸或接触进入人体,食品在热加工(烟熏、烧烤、烘焙和直接干燥)过程中也会产生高水平的PAHs污染,因此,针对环境和食品中PAHs的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食品和环境样品基质复杂,在进行仪器分析之前
近年来水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强,在湖泊外源污染的治理上取得了突破进展,内源污染问题仍备受关注。沉积物是湖泊污染物的重要蓄积库,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污染物从沉积物中向上覆水释放,严重影响上覆水水质。本文以白洋淀为研究区域,通过现场采样、室内检测和实验模拟,研究了白洋淀上覆水理化性质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了沉积物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在白洋淀水域中的分布特征、赋存形态和源-汇过程,探讨了退耕还淀重点区域不同土地
近年来,二氧化碳(CO_2)排放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何遏制其持续恶化迫在眉睫。同时,CO_2气体又是一种廉价、丰富和可再生的C1资源,可转化为重要的精细化学品,如环碳酸盐、2-噁唑烷酮、环状碳酸酯等。由于CO_2自身的热力学稳定性和化学惰性,其活化往往需要高温、高压等苛刻条件。因此,发展温和、绿色、高效的催化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基于此,本文设计并制备了一系列负载在有机多孔聚合物的银基纳米催化剂,
城镇污水排放标准的提高,是社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一些特殊的流域和地区,实施了更高要求的地方排放标准。活性污泥法是城镇污水处理中应用范围最广的方法,是污水处理厂去除污染物的主要载体,其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群落结构、优势菌株和功能之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以保定市16个农村污水处理站和2个城市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采集了54份活性污泥样品。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污水处理厂和5个农村污水处理站
金属离子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当中,影响着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尤其是重金属离子,过量或者有些微量摄入,都会影响人体的一些器官,从而增大了患有一系列疾病的概率。基于荧光探针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以及快速响应等优点,近年来,荧光探针被广泛应用于金属离子检测。本文合成了四个金属离子探针Probe 1、Probe 2、Probe 3和Probe4,Probe 1是Hg2+增强型荧光探针,Probe 2和Probe
府河是白洋淀的主要入淀河流之一,其水质对白洋淀水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本文针对府河以上游城市尾水为补水的水质特点,系统分析了不同季节水体和沉积物中营养盐、重金属、微生物时空变化,评估了河流沿程水体的污染水平和沉积物的生态风险,定量分析了碳、氮和硫转化功能基因,探讨了水体、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府河水质提升和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参考和科学依据,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夏季降雨引起的大
淀中村作为白洋淀整体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白洋淀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内源污染之一,淀中村周边水域是污染的主要承载区域,研究这一区域污染特征对白洋淀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白洋淀典型淀中村周边水域沉积物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水样和沉积物中pH、有机质、总氮、总磷等理化指标以及Hg、As、Cu、Zn、Pb、Cd、Cr等7种重金属含量,系统分析了上覆水和表层沉积物的污染特征,对污染程度进行了风险评价,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