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党中央为农村的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而做出的战略性决策,意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为农村的建设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基层实践锻炼是培养储备人才的必经之路,对我国农村的发展和干部执政能力的提高有着深远的意义。大学生村官计划已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开来,并且越来越受到社会各地区人们的关注。在实施这项计划的过程中已产生很多成功的做法和经验,但同时,村官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尤其是在现有的激励管理问题更需要完善。激励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是最核心的部分,所以,大学生村官的激励管理也是大学生村官管理的一个核心部分,它可以充分调动大学生村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提高工作效率和挖掘大学生村官的潜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村官政策制定者和实施者应该梳理和分析大学生村官激励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积极运用双因素理论,找出保健和激励因素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从而实现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相关概念的界定着手,以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内涵为基础,分析了双因素理论对大学生村官激励的启示。然后对衡东县大学生村官的满意状况进行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得出衡阳市衡东县大学生村官的激励现状和问题所在,结合实际,对其进行原因分析,以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目的,以对大学生个人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互惠为原则,以创新大学生村官激励管理为基础,从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两个方面进行对策研究,统筹各种激励制度与方法的运用,提出改善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的总体思路,使大学生村村官的激励管理不断得到动态调整和完善,促使大学生村官计划长期、有效的运行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