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0年代以来,通信技术迅猛发展,移动通信网互联网化、互联网移动化,移动互联网这一概念便应运而生,移动互联网也因此成为了增长最快、市场潜力最大的市场。于是,内容提供商、终端厂商也因此纷纷进军移动互联网产业,以将其作为下一个发展蓝海。运营商与内容提供商、终端厂商之间已不再是传统电信产业价值链中之纯粹合作或竞争关系,转而变为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竞合关系。苹果公司“终端+应用”一体化模式的运作、谷歌高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部门的举措、诺基亚“Ovi”移动互联网品牌(现更名为诺基亚)的推出等等,都撼动着运营商在产业价值链中绝对主导地位。外加我国电信改革的逐步深化以及电信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运营商处境维艰,大有沦为“管道商”之嫌。然而,面对内容提供商、终端厂商的咄咄攻势,占据传统通信产业价值链主导地位的运营商并非无动于衷、坐以待毙,而是努力寻求战略转型,积极地参与到与内容提供商、终端厂商的竞争与“分羹”之中,以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重新夺回或掌控产业价值链主导权的地位。基于国内外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的系统考察,本文分析了各种极具代表性的移动互联网典型发展模式,并对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新特征予以系统总结;应用博弈论理论描绘出运营商与内容提供商竞合关系的演化轨迹,采用Stackelberg模型、Cournot模型与NASH协商模型分别构建了运营商与内容提供商之间的竞合关系模型,以此确定了运营商与内容提供商的最优分成比,并以中国移动与腾讯公司的竞合关系对模型予以定性验证;基于运营商几种终端定制模式利弊的分析,以合作研发与推广模式为例,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建立了运营商与终端厂商的竞合关系模型与双边激励模型,从而确定了不同情形下运营商与终端厂商的最佳利益分成比,并以中国移动Ophone模式对之进行定性验证。总之,深入、系统探析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各主体竞合关系,既有利于实现运营商、内容提供商、终端厂商三者之间的共生共赢,更有助于促进我国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