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弥补目前我国在儿童粗大动作运动能力测评方面存在的不足,丰富测量的评估工具,扩大测量量表的适用对象,更新测量量表的常模数据。本研究试图在了解我国3~6岁儿童粗大动作运动能力的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探讨研究《3~6岁儿童粗大动作运动能力测量量表》,并尝试建立沈阳市3~6岁儿童粗大动作运动能力发育情况的区域性常模。同时,将该研究成果编制成测评软件,方便测试者的日常使用。本研究包含量表制定、预测验研究、正式测验研究、建立常模、编写测评软件五步。第一步,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确定量表的结构和预测验项目。第二步,以60名3~6岁儿童为受试对象进行预测验研究,对量表项目的区分度进行分析,剔除或修改未达标的量表项目。第三步,以375名沈阳市3~6岁儿童为受试对象进行正式测验研究,再次对量表的的项目区分度进行分析,同时检验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第四步,以375名沈阳市3~6岁儿童为常模团体,建立沈阳市3~6岁儿童粗大动作运动能力发育水平的区域性常模。第五步,采用ASP编程语言编写《3~6岁儿童粗大动作运动能力测量量表》测评软件。研究结果表明:(1)《3~6岁儿童粗大动作运动能力测量量表》包括三个分测验,即:平衡能力分测验、位移能力分测验、物体操作能力分测验。量表总共包含67个测试项目,其中平衡能力分测验16项,位移能力分测验35项,物体操作能力分测验16项。量表采用三级计分方式。(2)《3~6岁儿童粗大动作运动能力测量量表》具有较好的的心理测量学指标,能够对3~6岁儿童的粗大动作运动能力发展情况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价,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测量我国3~6岁儿童粗大动作运动能力发展水平的工具。(3)3~6岁儿童粗大动作运动能力发展水平不受性别因素影响,但受年龄因素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粗大动作运动能力会明显增强。(4)以沈阳市375名3~6岁儿童为常模样本,建立了分测验标准分数和百分位数、分测验标准分总分的商数和百分位数四种常模。(5)将《3~6岁儿童粗大动作运动能力测量量表》用ASP编写成软件,并建立了常模数据库与之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