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可以体现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状况,同时还影响到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本文首先在阐述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DEA方法构建了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复合评价模型。然后结合环长株潭城市群概况和对城市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分别从资金、土地、劳动力和能源4个方面选取投入指标,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3个方面选取产出指标,建立环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率的原始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投入和产出指标的主成分。最后运用DEA-BC2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分别评价了2013年、2014年城市群的土地利用静态效率和2007-2014年城市群的全要素土地利用效率的变化,并根据分析的结果,从投入产出和全要素土地利用效率分解的角度提出了改进环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率的具体建议,希望能为环长株潭城市群各地政府完善土地利用管理和调整土地政策提供借鉴,从而促进环长株潭城市群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加快“两型”社会建设的步伐。最终的研究结论表明:(1)利用DEA-BC2模型评价的结论是,环长株潭城市群2013年和2014年的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技术效率水平不高,且城市群内部存在明显差异。只有长沙两年均达到了DEA有效,而株洲、湘潭、衡阳、岳阳、益阳和娄底6个城市两年均为非DEA有效,常德2014年达到DEA有效。城市群内部的绝大部分城市两年的纯技术效率都小于规模效率,说明这两年城市群整体DEA无效主要是由纯技术效率低造成的。因此,提升环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率整体水平,关键是提高土地利用的纯技术效率。(2)利用Malmquist指数模型评价的结论是,2007-2014年的8年间,环长株潭城市群的全要素土地利用效率呈“W”型变化趋势,效率的动态变化不稳定。从全要素土地利用效率的分解看,综合技术效率的变化趋势与全要素土地利用效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综合技术效率滞后束缚了环长株潭城市群全要素土地利用效率的增长,而技术进步推动了环长株潭城市群全要素土地利用效率的增长。从环长株潭城市群内部来看,全要素土地利用效率的变化呈现不同趋势,株洲、湘潭和益阳呈上升趋势,湘潭的增幅最大,而长沙、衡阳、岳阳、常德和娄底呈下降趋势,长沙的降幅最大。且这5个城市的全要素土地利用效率下降的原因各不相同,因此提出的改善全要素土地利用效率的建议也存在差异。(3)通过计算投入和产出松弛变量,分析2013年和2014年环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率水不高的原因。2013年城市群整体土地利用综合技术效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是社会、生态环境效益产出不足。2014年制约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率的因素是经济产出不足和土地的投入冗余。此外,城市群内部非DEA有效的城市在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上各存在差异,因此每个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改进方向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