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日本,祭礼和民间表演艺术通常被视作为是一种用以表达对自然的感谢或是对神明、神灵敬虔的仪式。除此之外,人们还透过这些仪式来追溯信仰之源,感受以文化为纽带的民族精神。其中,作为民间表演艺术的代表,当属自古以来就传入日本,并且广泛分布于日本各地的狮子舞最令人耳熟能详。日本的狮子舞吸纳了中国舞狮中“足以打败邪灵的强大灵兽”形象,并将之与日本的传统信仰进行融合,开创出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虽然在日本各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本,祭礼和民间表演艺术通常被视作为是一种用以表达对自然的感谢或是对神明、神灵敬虔的仪式。除此之外,人们还透过这些仪式来追溯信仰之源,感受以文化为纽带的民族精神。其中,作为民间表演艺术的代表,当属自古以来就传入日本,并且广泛分布于日本各地的狮子舞最令人耳熟能详。日本的狮子舞吸纳了中国舞狮中“足以打败邪灵的强大灵兽”形象,并将之与日本的传统信仰进行融合,开创出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虽然在日本各地,狮子舞分化出了不同的形式,但是大抵都离不开从特定的场所或是人家列队出行,在伴奏下缓缓地奔赴神社,为村庄及人家带去祝福这个固定流程。不仅如此,日本狮子舞在本土化的发展过程中,不但与共同体内的神社祭礼紧密结合,还与共同体内成员的结婚、生子的庆祝活动等人生礼仪息息相关。因此,在探讨这类狮子舞时,通常将其归类为呈现给神灵观赏的表演艺术。众所周知,近年来日本由于少子化、老龄化、过疏化等客观原因,地域社会开始不断地瓦解,各类表演艺术保存组织的运营难以为继,各地民间表演艺术的发展也停滞不前。耐人寻味的是,富山县却仍然以“狮子舞王国”著称,县内至今还有1,170处狮子舞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活动。这其中,既有原先厚重积累的缘故,也得益于以“狮子舞之乡”自居的富山县全民的重视与支持,才使得县内的狮子舞走出当前困境,重现光彩。本文以富山县射水市港口城镇六渡寺的狮子舞为例,基于作者的实地调查,从艺能演技及程式的固定化、保存会运营的组织结构与传承人的培养方式、传统宗教信仰及地域认同感这三个方面切入,探寻在当前民间表演艺术逐渐衰落的大环境下,六渡寺地区的狮子舞是怎样从半开放型祭礼转变为全封闭型祭礼,进入所谓的“内卷化”状态。正文由以下四章组成。第一章首先简述了内卷化理论的来源及运用,在此基础上阐明其内质。之后参照中国和韩国等亚洲国家的狮子舞的性格和传承方式,简要地概述了日本狮子舞的起源和分类、表演形态、分布、狮子舞开展的现状,以及富山县的狮子舞概况,并简要地交代了作为本文研究背景的六渡寺地区概况。第二章先详细追溯了六渡寺地区狮子舞的祭礼流程,引出了当前狮子舞演技及程式的固定化问题。以旁观秋季和春季两次大祭的视角,简要地归纳了狮子舞的表演者、曲目、进程和表演内容的特点,借此阐明自古沿袭下来的惯习及狮子舞现状的同时,还从中抽取出诸如停止更新每年的宣传册、停止更新六渡寺狮子舞保护协会网站、无偿接待观光团体等非商业化活动,证实当前狮子舞发展的内卷化。第三章基于对保存会成员访谈的结果,从组织结构、资金运用、活动据点和教育功能四个方面详尽地分析了保存会这个支持狮子舞运营的基础。此外,还着重探讨了从学校教育、家庭传统和社区教育三个方面讨论保存会主导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由教育后继者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传承机制与内卷化之间的相互联系。第四章由参拜神社之舞入手,从当地居民的地域认同和传统宗教信仰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支撑六渡寺狮子舞进入内卷化状态后仍然能持续繁盛发展的主要原因,并且指出了传统宗教与社区归属感之间的深远联系,探讨内卷化的这条道路在传承民间表演艺术上的可能。综上所述,在保存会的长期经营下,六渡寺地区的狮子舞不仅得以在演技上精益求精,还建立起自成一体的以传统信仰及地域认同感为纽带的狮子舞自我保护机制。正因如此,保存会才能在维持“内卷化”状态的同时将自古流传下来的狮子舞更好地传承下去。
其他文献
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城市热舒适问题已经成为限制城市健康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高层建筑密集、地面绿化受限的城市中心高密度街区面临着更为难解的热舒适优化困境。垂直绿化作为高效集约用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景观风貌的新型绿化方式无疑为该困境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本文从改善行人热舒适的角度出发,探索垂直绿化在城市中心高密度街区中的最佳应用场景。首先对国内外的城市形态与城市微气候、城市室外热舒适和垂
我国山区旅游资源丰富。随着山区旅游资源的快速发展,山区旅游地质灾害频发,但能够解决山区地质灾害的防治方法却不多。本文选取浙江省蛇蟠岛国家矿山公园野人洞景区出口段和迎阳门段作为研究区,建立了相应的地质模型,运用现场调查和数值模拟的技术对危岩体进行了稳定性评价,利用RocFall软件计算了崩塌落石的影响范围,并为景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相应的防治方法。主要的研究工作和成果为:(1)在研究区崩塌落石
近年来由于曹妃甸地区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破坏了曹妃甸地区生态环境原有的平衡。其中,如何保护曹妃甸滨海湿地生态环境健康,是曹妃甸湿地保护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以曹妃甸滨海湿地为研究区,对2003年、2011年和2018年三个时期的Landsat TM/OLI影像进行遥感解译,并结合景观指数分析其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通过实地调查并采集湿地典型植被的光谱数据,利用包络线去除、一阶导数和“三边”参数等方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各国央行和国际经济组织开启了对现行货币政策框架和金融监管制度的大反思。金融稳定目标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在过去通货膨胀目标制取得巨大成功的情况下,金融稳定目标往往被放在了物价稳定目标之后,只有当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对实体经济造成重大影响时才会对金融失衡问题进行处理。而金融危机使得以格林斯潘为代表的“事后处理”理论受到强烈的抨击,对金融市场的自由放任
城市化是一个曲折反复的渐进过程,而非一次突然的转变,简单的一次性迁徙(桑德斯)。随着城市发展的加速,我国出现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迁移浪潮,流动人口的聚集地从边缘化空间逐渐发展至城市中心区,呈现出“碎片化、混合化、分异化”的特征。流动人口“流动但不定居,定居但不融合”,呈现较低的融合状态,但流动的多数最终目的是实现市民化,在城市里站稳脚跟、扎根生芽,但这一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空间隔离和融合。因
本文通过对沈从文1940年代中期到1950年代初期的思想变化的考察,重探沈从文的转业之谜,主要借助沈从文1946年到1952年的杂文、文论、诗歌和小说,分析建国前后沈从文的精神世界和文学创作观念的转变,以此重新讨论沈从文放弃文学创作走上文物研究道路的原因,力图从更丰富的角度呈现沈从文转业的内在因素。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分别梳理目前学界对建国前后沈从文的相关研究,本文的问题意识与文章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跨境消费逐渐增多,国家间产生了大量跨境消费者纠纷,集体诉讼成为当事人寻求救济的方式之一。2013年欧盟委员会通过了《欧盟集体救济建议案》,该建议案旨在协调欧盟各成员国之间不同的集体救济制度,促进欧盟境内集体诉讼的发展,在代表机构、资金保障以及选择加入方式等都进行较为全面详细的规定。但该建议案并不具有强制约束力,因此目前各成员国仍然采用不同集体救济制度。另外,建议案并没有关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推进的背景下,全球产业结构向服务业偏移,世界经济步入“服务经济”时代,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并成为经济发展的粘合剂,其集聚程度也不断提高,并在空间上与制造业集聚形成了互动发展的态势,二者协同集聚的趋势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作为优化产业布局与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手段,形成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本文从空间维度解构生
山西组作为鄂尔多斯盆地海陆过渡相的含煤系地层,是开采页岩气的重点储层之一,其勘探潜力巨大。论文在对综合地质资料进行分析,结合钻井数据,利用有机地球化学等实验方法以及元素分析对山西组烃源岩的成熟度和有机质类型进行研究;通过扫描电镜分析,样品薄片观察,物性特征的分析的研究手段分析了山西组中矿物组分和储层的孔渗特征。并且通过盆地模拟软件对研究区山西组进行了生烃演化史模拟分析,从而建立烃源岩的成藏模式和确
音乐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其音乐创作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内外音乐学界和音乐教育界的广泛重视。作为作曲专业的研究生,三年研究生期间的学习,特别是作曲课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始终贯穿着从认识思考最终回到音乐创作的过程,这一不断往复的主线让我对音乐创作有较清晰的认识,使我认识到音乐创作的目的是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之美,通过音乐作品的魅力让更多的人认可本民族的文化,增加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增强中华民族的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