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或有债务是一种将来可能变为现实的债务,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不确定性。由于我国财政预算不能涵盖政府的全部债务信息,因此长期以来政府部门一直忽视了流离在预算之外可能要承担的这部分政府或有债务的监督和管理。在当前体制转轨的特殊时期,我国各级地方政府都积累了较大规模的或有债务,一旦大量或有债务转化为政府的直接债务,有可能会形成严重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这会对当地财政运行的安全性、持续性和社会的稳定性造成不良的影响,应当引起我国各级地方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以处于体制转轨时期的我国地方政府或有债务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本文对地方政府或有债务的基本概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地方政府或有债务的定义、统计口径以及效应,以获得对地方政府或有债务的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为了能够清晰地分析现状并基于调研的可操作性,本文以浙江省为例对我国地方政府或有债务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总体性描述浙江省政府或有债务情况的基础上,对发生频率最高的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险基金缺口、地方金融机构运营以及地方国有企业运营四大领域又作了重点调查分析。在实证分析之后,本文对我国地方政府或有债务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研究是分析我国地方政府或有债务的产生机理。为克服之前相关研究不够系统的缺陷,本文以研究体制转轨问题的软预算约束理论作为分析框架,相对全面地来分析为何在当前的体制环境下,地方政府或有债务会大量积累。第二部分的研究是在地方政府或有债务的效应分析基础上,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预警系统构建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本文将或有债务因素纳入了预警指标体系,并采用物元可拓模型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系统。根据浙江省11个地市级城区以及57个县级的有关数据,对预警系统进行了实证研究。当某地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系统出现预警信号时,需要对地方政府或有债务的规模进行控制。所以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就是以地方政府或有债务的产生机理为依据,提出控制我国地方政府或有债务规模的相关建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