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水土资源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liwu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承东启西,资源丰富,是我国中部经济发展的腹地和重要的粮食产区。近年来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深入推进、郑欧国际班列的开通运行及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的实施,给河南省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重大的资源环境压力。此时研究河南省水土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水土资源禀赋及水土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正确判断当下二者的相互影响和联系,合理制定科学的政策,实现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和承载基础,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资源环境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资源约束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各国学者都在研究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本文通过综合不同角度测算结果,揭示水土资源约束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运用水土资源匹配系数测算了1999-2013年河南省各省辖市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及匹配的量比关系,结果显示:河南省各地耕地资源优势明显,水资源匹配程度较差;研究期内水土资源匹配系数波动下降,主要原因是水资源量的减少和耕地总量的增加;全省水土资源匹配状况总体较差。(2)将水土资源作为一个因素纳入经济增长模型,采用改进后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测算1993-2013年河南省经济增长中的水土资源阻尼系数,反映区域水土资源约束对经济增长的阻力。采用Eviews软件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和协整检验,回归分析得出河南省水土资源对经济发展中的阻尼系数。综合前人研究结果,水土资源阻尼效应逐渐降低是由于社会发展及科技进步,资源在GDP增长中的份额逐渐变小,但资源的替换弹性也随之减小。河南省水土资源阻尼系数约为1.58%,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水资源的阻尼系数约为0.40%,土地对经济的阻尼系数约为1.2%。土地资源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首要限制因素,究其原因与河南省产业结构及农业大省定位密切相关。(3)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测算河南省水土资源承载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发展程度,结果显示,河南省水土资源—经济发展系统耦合度良好,协调度逐渐变好;大部分地区发展类型仍是中级协调类,各省辖市滞后类型对比关系多为水土资源略微滞后型。河南省未来经济能否稳定持续增长,水土资源的影响作用必须重视。
其他文献
以反补贴规则和WTO争端解决的规定与实践为基础,将反补贴申诉与争端解决博弈过程转换为8阶段的动态博弈模型。为求解博弈模型和策略选择的条件,先分析反补贴政策的贸易效应,
我国是矿业大国,长期大规模和超强度的矿产资源开发,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因忽视环境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甚
牛副结核病(Bovine Paratuberculosis)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paratuberculosis)感染引起的以牛、羊等反刍动物为主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可通过病畜传染给人类或其
理性分析当前干群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厘清其类型、特征等基本问题有助于干群关系的和谐构建。干群矛盾主要有政策导因型、资源短缺型、公权腐化型、官僚作风型以及非法
"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是室内设计专业高职学生的必修课,为更好的实施课程全面建设与实现教学目标,笔者进一步优化了教学模式和内容,从建立新的课程体系与知识架构、转变单纯
选取河南省豫北、豫中和豫南的典型县市作为研究区。利用遥感技术、GIS技术建立豫北、豫中和豫南典型县域2001、2007、2013年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分析了各研究区的土地利用
生物遗传资源是一种新型的战略性资源,是关生物安全和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近年来,由于生物遗传资源的巨大价值及其分布的不均衡,生物遗传资源匮乏的发达国家对
本文采用2002-2012年数据对资源型城市绿色经济的发展进行研究,探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绩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中的方向性距离函数(SBM),利用劳动力、资本、土地、水、电等
研究区位于青海省共和县切吉山前平原区,总体地势南高北低,区内河流主要为叉叉龙洼和直亥买河,两河均发源于研究区南面的切吉山,由南向北流,出山口后大部分引去灌溉,部分渗入
农业水资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保障,其日趋短缺的态势正成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尤其是随着工农业争水现象愈演愈烈,农业用水增长空间受限,而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