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早期音乐教育不仅作为传承演奏技艺的一种方式,还担负着政治教化、社会伦理教化、人格教化等重要作用,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中国早期,音乐教育有着非常丰富的思想内涵,这一思想内涵决定着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发展的方向,对中国历史上音乐教育的长期发展产生着深刻地影响,也为后期音乐教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遗憾的是,纵观当代中国音乐教育思想研究状况,大部分研究者都将目光集中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而对于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思想的研究,则大多着眼于音乐教育的形式、内容及形态等方面,对音乐教育思想的专门研究则相对较少。本研究便是通过将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中的教育观念和认识进行规整,挖掘其内涵并对其影响进行充分讨论。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中国古代上古时期音乐教育思想。第一部分是对中国古代上古时期音乐教育思想的产生进行探讨。从音乐产生的源头溯起,探寻音乐教育的起因和萌芽,得出结论:1.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思想的起源与劳动、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是人们从“自然化”的音乐教育行为向“社会化”的音乐教育方式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中所产生的智慧结晶。2.对音乐教育思想起源的探寻应建立在对音乐本体的原始认知理解之上,对于音乐本体的充分理解是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思想形成的基本前提。3.音乐不仅能反映人的喜怒哀乐,更可以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社会面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第二部分是对中国古代上古时期音乐教育思想内涵进行归纳,通过对历史文献的分析,从中寻求上古时期音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一方面通过对比不同的学派间音乐教育思想的异同,分析不同学派的阶级、立场、理论依据对音乐教育思想产生的不同作用。另一方面对古代“礼”与“乐”的辩证关系进行研究,分析音乐教育对于中国古代社会长期稳定、和谐的发展所起到重要的作用。第三部分是对中国古代上古时期音乐教育思想的作用予以揭示。通过分析音乐教育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里对人文、社会、政治中所产生的影响,探寻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特点和作用。进而得出如下结论:1.音乐教育通过“以仁为本”、“礼乐”相结合的音乐教育思想内涵,达到教化民众,使人和而政通。2.音乐教育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亦会反作用于社会。3.音乐教育最直接的对象是人,“天人合一”这一音乐教育思想内涵,充分的体现出音乐教育思想中对人格教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