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跨季销售的生鲜农产品库存策略与供应链协调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txw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鲜农产品具有供给的时令性、需求的全年性以及旺季的销售价格低于淡季等特点。为了实现生鲜农产品均衡销售,满足消费者多样性需求,推行生鲜农产品跨季销售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理论意义。但是当前在我国发展跨季销售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是政府层面的政策措施不到位;另一方面是企业层面的管理不到位。鉴于此,本文拟从我国生鲜农产品跨季销售所面临的问题出发,研究了生产商参与跨季销售时的最优跨季销售比例以及分销商与零售商共同参与跨季销售时的订货策略与保鲜努力水平决策。  首先,从生鲜农产品产业链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参与跨季销售的动因,提出了生产商利用自有的保鲜设施进行跨季销售、分销商利用自有的保鲜设施进行跨季销售、物流服务提供商提供保鲜服务这三种生鲜农产品跨季销售的模式,并对三种模式的运行机理阐述,同时针对生鲜农产品跨季销售中存在的问题给出政策建议。  其次,针对生鲜农产品销售价格具有旺季低于淡季的特点,构造了受价格及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生鲜农产品需求函数,建立了考虑跨季销售的生鲜农产品两阶段随机利润模型,运用Stocking Factor证明了存在唯一的预期价格,分析了农产品生产商最优跨季销售比例决策。研究发现,旺季时生鲜农产品的销售价格以及保鲜成本会影响淡季农产品的预期价格以及跨季销售比例,同时,生产商不会将全部生鲜农产品进行跨季销售。  最后,针对分销商在进行跨季销售时面临的库存积压风险,引入了期权契约实现分销商与零售商的风险共担。比较了未引入期权时集中决策下生鲜农产品的最优订货量和最优保鲜努力水平。研究发现,单一的期权契约不能实现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协调,只有将保鲜成本分担契约和期权契约同时使用才能实现供应链的协调。
其他文献
组织文化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资源,受到了众多管理者和学者的关注,但以往研究更多关注组织文化与财务绩效的影响,而忽视组织文化与企业非财务绩效的影响,组织文化是影响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