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非那丁和布洛芬对映体的萃取拆分及其机理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astcandmu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疏水性的酒石酸酯为手性选择体,对特非那丁和布洛芬对映体进行了萃取拆分。主要内容如下: 1)建立了特非那丁和布洛芬两种药物对映体的分析方法 分别用含有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的手性流动相,建立了一种反相流动相HPLC法分析特非那丁和布洛芬对映体的分析方法,实现了对两种药物对映体的良好分离,为萃取拆分建立了可靠的分析方法。 2)合成了手性选择体L、D-酒石酸酯 以L、D酒石酸和脂肪醇为原料,合成了手性选择体,讨论了醇酸摩尔比、带水剂用量、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对合成产率的影响,并对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3)对特非那丁对映体进行了萃取拆分研究 以实验室合成的L-酒石酸酯为手性选择体,萃取拆分手性药物特非那丁对映体。考察了该对映体在含酒石酸酯的有机溶剂-甲醇/水(50:50,v/v)两相体系中的萃取分配行为,分别考察了体系中特非那丁对映体的萃取分配行为,考察了酒石酸酯的种类、手性萃取剂浓度、有机溶剂种类、溶解布洛芬的甲醇水溶液浓度等因素对分配比(K)和分离因子(α)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机理探讨。实验中发现,L-酒石酸正己酯为最佳的手性萃取剂,并且,手性萃取剂对拆分对象有较好的识别作用。本文通过三点识别作用对实验中出现的这种规律进行了分析。 4)对布洛芬对映体进行了萃取拆分研究 采用手性萃取剂L-酒石酸酯和D-酒石酸酯,研究了布洛芬对映体在上述两相体系中的萃取分配行为。同样考察了酒石酸酯的种类、有机溶剂的种类、手性萃取剂浓度、有机溶剂种类、溶解布洛芬的甲醇水溶液浓度等因素对分配比(K)和分离因子(α)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机理探讨。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鲜牛乳为原料,以38、S0、S1、S2、47、L0及LA等乳酸细菌为发酵菌株,通过单菌株、双菌株及多菌株的发酵特性研究,找出了各乳酸菌株对牛乳的发酵作用,研究其发酵过程中活菌
本论文首先综述了臭氧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臭氧化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重点讨论了目前研究较热的H2O2/O3和催化臭氧化技术。基于H2O2/O3技术的不足,以及目前不同物相Ti O2的光催化效能差异性问题,研究了不同物相Ti O2对于H2O2/O3体系的氧化效能。本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不同物相Ti O2对于羟基自由基探针化合物乙酸的氧化效能研究;常见的无机阴离子对于Ti O2/H2O2/O3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