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河北出土的先秦陶文為材料,對其進行釋文整理和字形研究。文章除引言和結語外,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河北出土陶文的情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介紹先秦時期河北地區的概況,主要是先秦時期曾經在河北地區存在的方國、部落和諸侯國情況。第二個方面是介紹河北地區先秦陶文的出土情況,主要有商代陶文和戰國陶文。而戰國陶文是主體部分,從出土地和文字風格來看,分屬燕、趙和中山三國。第三個方面是介紹出土陶文的研究情況,總結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對本文提供借鑒意義。第二部分是對河北出土商代陶文的整理與研究。分為兩個方面,首先對河北出土的商代陶文作出整理,主要有藁城臺西村、磁縣下七垣和邢臺曹演莊商代陶文。其次,商代陶器上的刻劃符號與漢字起源有著密切關係,筆者將對這一問題作進一步地討論。第三部分是對河北出土戰國陶文的整理與研究。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戰國陶文釋文做整理。根據目前所收集的陶文材料,主要有燕國陶文、趙國陶文和中山國陶文。燕國陶文主要出土於河北易縣燕下都武陽城,還有少數其他地方出土的陶文。趙國陶文分佈在河北省武安縣、邢臺曹演莊以及石家莊市市莊村。平山三汲鄉是戰國時期中山國後期都城靈壽城所在,也有一些陶文出土。筆者首先對陶文字形進行整理,繼而對文字考釋進行說明。二是對戰國陶文進行研究,分為形體演變的研究和陶器文字特點的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