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治理视角下的灾害性公共危机治理研究——以汶川地震为例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_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汶川大地震是建国以来震级最高,破坏性最大、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地震发生之后,中国政府迅速启动应急机制,政府层面的抗震救灾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这次地震救援与中国以往历次救灾相比,其相同之处都是以政府为主导,政府、军队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那就是公民意识的觉醒,其表现就是社会力量直接奔赴灾区,开始参与抗震救灾,非政府的社会行为力量正式开始同政府进行协作,灾害性公共危机协同治理也是由此萌芽。   本文关于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研究以汶川地震为背景,共分为五个部分,论文从引言起始,梳理了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协同治理的理论工具、方法工具以及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在这些阐述基础之上,笔者从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主体以及灾害性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这三个层面对协同治理进行系统的分析。第三部分通过引入汶川地震中两个案例“遵道社会资源协调办公室”和“5·12民间救助服务中心”,分别分析了政府和非政府社会行为主体的协同、非政府主体之间的协同,揭示了其存在的问题,各级政府之间的协同主要通过描述政府在地震中的具体行为来进行分析。第四部分,着重分析了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第五部分在上面的一系列分析及研究基础上,从制度层面和文化层面提出了完善我国协同治理系统的可行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稀缺资源,而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加快,如何高效、可持续地利用土地资源已成为我国土地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集约